欢迎访问:中华伏羲周易研究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易学论文 >> 文章内容

起名策划要注重文化内涵

[日期:2013-12-03]

 

在信息互通,交际频繁的年代,姓名作为一种区别他人的文字符号,其作用和意义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特别是使用汉字起名的,理论之多,体系之庞杂,市场之火热程度可谓是空前绝后。如何才能起个好名字,更是标准不一、各执一词。论排行、算五格、排三才、计数理、析字意、讲部首、看属相、补五行等等。这其中有用姓名笔画起卦布局的、用奇门五宫四盘申请起名专利的,有用东方朔的拆字术进行推理演绎的,还有走中西路线追求个性时尚的。起名行业的空前繁荣超乎想象,一个普通的人名也被众多起名策划者笼罩上了浓厚的玄学色彩。那么怎样才算有个好名?我认为抛开理论和门派之争,追根溯源,起名策划首先要注重其文化内涵。

 

人类自从有了语言,就有了互相交流的媒介,人名也应运而生。最初,人名仅仅是一个有别于他人的标记符号,可是古今中外人们并不仅仅把人名当作一个单纯的符号,而是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和情感。

 

我国的姓与名,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才发展到了今天人们所惯用的“姓名”。因为在古代,并不是一开始就使用姓名的,而是先有姓和氏,后有名、字和别号。姓名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姓氏是宗族的标志,“姓”字,为左右结构,左从“女”右为“生”,从“女”而生,反应在母系社会里,子女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母姓为后代惟一能确定的尊亲。氏只是在汉朝以前才独立存在,它是“姓”的分支,“姓”是氏族的族号,氏族的成员都是以这个族号作为自己的姓,“名”是指个人的符号,带有个人的烙印。

 

在我国传统习俗中,“名”是在婴儿出生百日之后由父亲取定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人名”就像是一种约定俗成。并且这种“约定俗成”无不渗透着社会因素对命名的影响,涵盖“社会历史、风俗习惯、文化观念和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和心理”等,如果追溯到原始社会,不难发现,那个时期,“熊”、“竹”、“石头”、“高山”、“雷”、“电”这些与当时的生存环境有关的自然现象最开始是作为氏族名称出现的,反映了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中氏族人们的“图腾崇拜”。在中国古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大多数姓氏都和“女”有关,象“姚、姬、姜、姞、妫、妊、姒等”,反映了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妇女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状况。

 

到了两汉时期,使用“祖、君、卿、宗、嗣、孙”等字眼的比比皆是。重视“君臣、父子等宗法关系”,通过姓名用字可以说是当时历史背景下最真实的写照。

 

从周代开始,“长幼有序”的儒家思想盛行,表现在姓名中,“伯、仲、叔、季”这样的字眼使用最为频繁。如孔子,字仲尼,因他排行老二,其兄孟皮字伯尼,排行老大。如夏侯霸字仲权、孙权字仲谋等等。此外,儒家文化不仅表现在排行论辈上,还表现在“孝”文化上,表现在人们的名姓中,必有“孝”字。例如,曹仁字子孝、孟光字孝裕、法正字孝直、孙和字子孝、李南字孝山、冯鲂字孝孙等等,孝文化的影响可见一斑。

 

在中国近代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一些“盼子型”的名字盛极一时,如招弟、待弟、跟弟、爱弟、领弟、盼弟等。这类名字不仅形象地反映了父母一心盼子的愿望,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封建社会人们重男轻女的的社会风气。

 

新中国解放以后,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从此屹立于世界之林,扬眉吐气的国人为了庆祝和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在给孩子取名时经常使用“庆华、建国、建军、建伟、解放、富强”等,反映了人们内心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展望,立志要“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人们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响应党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号召,积极进取,与困难作斗争。“自力、更生、江洪、图强”这类名字印刻着那个时代的印迹。

 

中国汉字讲究“音、形、义”,名姓作为符号或者文字同样会给人以不同的联想。中国的汉字本身又具有教育意义,从字里行间,便能看出有的名字读来朗朗上口,有的豁达明快,有的诗意绵绵,有的励志图强,有的清新雅致。好的名姓是伴随终生的“座右铭,是一种动力”。而那些缺乏内涵、读来生僻蹩脚的名姓有时会被人当成恶搞的笑柄。这其中,就有不少起名策划者只认五行数理,全然不顾名字的蕴意。如:为了给一个张姓女孩补火,起名者就直接为其取名叫“张烙宁”,翻阅辞海,查遍“烙”字,解释无非是“在火上烤或烫”,这样的字用在名字中究竟是表达个什么意思呢?实在让人费解。

 

如果仅仅注重名字的文化内涵,而不注意名字的使用范围或方言禁忌,同样也会闹出很多的笑话。

 

如,一个生于江苏的“池”姓女孩从小喜欢音乐,父母为了表达对孩子的一份美好心愿,请人起名叫“池艺嘉”,这个名字单纯从字意上看,可以理解为“艺术上可嘉可贺”,别有一番抱负,可这样的名字如果在江苏使用,就十分不雅,因为,在江苏很多地方,池,并不发“chi”音而是发“si”音,一个好好的名字,在江苏使用,就读成了“死一家”,试问,这样的名字谁还敢用?一个广州何姓女孩,某起名机构根据数理、五行、字意等综合分析后给她取名“何明真”,这个名字用普通话读来的确很洋气,可是用广东方言发音,就读成了“贺门诊”的音调,好端端的名字读成这个调,也的确不雅。

 

在研究方言禁忌的同时,对普通话的谐音禁忌也要格外重视。就像前几年被判了重刑的马加爵,其家人可能希望儿子将来“加官加爵,衣食无忧”,于是赐名:“马加爵”,可这个名字还有一个不好的谐音:“马家绝”,这样的名字是好是坏显而易见。前几年,我认识一对姓胡的姊妹,花了几千元在北京一起名机构起了两个名字,姐姐叫胡丽辉、妹妹叫胡丽晶。这样的名字读起来,使人很容易想到“狐狸灰和狐狸精”;七年前,新疆某民族企业将“伊合拉斯”注册成了一企业名称和商品名称,并在新疆市场首次推出了“伊合拉斯”矿泉水系列。“伊合拉斯”在维吾尔语中本意是“认真”“勤劳”之意,可要注册成汉语商标,用汉语解读,却有“一喝拉死”的谐音。试问,这样的水谁还敢喝呢?还有一旅游企业,因为有“银色海岸”湖泊风光,于是以此为契机在首府城市开设了“银岸宾馆”,这个名字读起来能想到“银色海岸”的估计不多,更多的人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是一家“阴暗”宾馆。

 

因此,不论是方言禁忌还是普通话谐音,起名策划时都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入手,全面分析、统筹策划、面面俱到,在起名时如果容易造成歧义的名字,

 

一定要坚决避免。

 

走进改革开放的年代,年轻人开始彰显自己的个性,人名也五花八门。其中,不乏有走“中西结合、半洋半土”路线的,如:安妮、苏珊、尹许惠子、田钟惠子、李约翰、张彼得等,有的干脆给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字,如:布朗、吉米、杰西等,连自己姓什么都可以忽略。试想,在一个注重“音、形、义”文字的国度里,在不明白英文原意的基础上,象“布朗、吉米、杰西”这样的名字又有多少文化的含义?如果只是为了好玩,为了时髦,那岂不是有了崇洋媚外的嫌疑?

 

姓名是我们每个人这一生中永恒的名片,尽管它只是个文字符号,但它具有

 

信息能量及文字的全息理念。“好名好运,名正言顺”虽然这一说法不是绝对的,但有一点相信大家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名字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也在接受着社会实践的检验。名字不仅仅是自我评价问题,还有一个他人的审美、社会评价的问题。它是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称,符合中国人的心理需求,是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与民族认同的反映。我们应力求做到“人如其名,名以正人”。正因为如此,起名策划就必须回归文化本源,注重文化内涵,体现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