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华伏羲周易研究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易界新闻 >> 文章内容

曹建保—国学大讲堂之学习应用《周易》传承华夏文明

[日期:2014-09-14]

曹建保,男,1963年生,江苏南京人。周易研究专家,预测学家。生性喜闻三教善道,自幼酷爱传统文化。年少家贫,早事农工。每思“负薪挂角”以自勉,恒念“行有余力以学文”,二十学《易》,惊叹神奇,遂欲罢不能。经潜心钻研,渐得《易》学应用之精髓,二十年多来专职于易学研究及应用,擅长命理择吉,尤精六爻风水,并能结合“儒释道”三教理念与现代科学之观点,服务于社会,得到社会大众及业内同行的赞赏。近年来多次应邀出席国内国际易学会议,参与国际易学论坛等高级会议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

 

2005年应邀参加建设部建筑文化中心举办的“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住宅环境研讨会”。

 

2006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国际易学论坛大会》上,荣获《一百位全球易学推动力人物——易学应用奖》。

 

2007应邀参加国家在西安举行的《中国第二届易学与古建筑会议》。

 

2008年被北京联合大学聘为“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周易决策研究室”教授。

 

2009年应邀参加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大会》,被评为“全国百名道德模范”,同时被授予“全国德艺双馨模范”称号。

 

2010年在国家中宣部、商务部、发改委等15个部委联合举办的“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中,被推选为“中国诚信楷模人物”。同年成立“全国工商联南京(国学)培训基地”任基地主任。

 

2011年被《国际职业规划鉴定中心》评定为“国际注册易学大师”并同时入选国家人才库。目前正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易学应用的推广工作,已编有《三教劝善》一书,其它易学应用(六爻、四柱、风水、择吉、祭祀等)的研究成果也正在整理之中。本人愿与各位同道一起为弘扬易道,振兴国学,构建和谐社会贡献绵薄之力。

 

学习应用《周易》传承华夏文明

 

目录:

 

一、易道(1)自然之道(2)三才之道(3)生存之道

 

二、易学(1)天人之学(2)济世之学(3)修身之学

 

三、易术(1)数理之术(2)方伎之术(3)技艺之术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三皇五帝开创发明,经历代先哲相继传承,逐渐发展成为以儒家思想为主、诸子学说为輔的中国特色文化,今统称之为传统文化,而究其本源皆出于《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和“与时偕行”的古老哲理,曾启迪过无数华夏圣贤的思想智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早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周易》的“太极”理念与现代西方科学的自然观、生命观、哲学观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今天人们所提倡的珍惜原生态,保护大自然竟然是不谋而合。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学习和研究《周易》,但因其成书年代久远,文字晦涩深奥,而历代贤哲注释又都各具己见,莫衷一是,以至众多学习者难以深入,始奇而终弃。今虽常有人说“《周易》也不完全是迷信,还是有些科学在里边。”但这句似觉公允的话,在我听来好像是说“爷爷”长得有点像“孙子”一样的别扭,所以一直想将自己三十多年来学习和应用《周易》的一点粗浅体会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值此国家强盛,文化复兴的大好时机,感谢各大媒体让我得以实现愿望。故不揣卑陋,抛砖引玉,希望能够与众多“志于道,勤于学,精于术”者一起来弘扬祖国的易学文化,为实现“中国梦”,重振华夏魂而共同努力。为方便大家对易学及其应用的大致了解,本人将其归纳为“易道、易学、易术”三个方面。

 

第一讲:易道

 

(1)自然之道

 

我国的《周易》取法自然,包罗万端,古人认为它有着“简易”、“变易”和“不易”的功能,因而能够“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成为先秦诸子各种经典学说的共同理论根据,自古以来一直被世人尊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前者较易理解,后者则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先秦诸子对“道”的描述。

 

儒家圣人孔子说过:“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在他的《韩非子》一书中说:“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兵家黄石公在《三略》上则更是明确地指出:“夫人之在道,若鱼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子者常畏惧而不敢失道。”但即使是读了以上解释,亦如同佛陀在《金刚经》所说的“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一样,只能依靠各自的参悟才能理解。

 

道家祖师老子则认为,“道”是杳冥恍惚,莫可名状的虚无之气,“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它虽然无法用文字来进行准确地描述,但却能够包容宇宙,化生万物。《道德经》上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在观察分析不同层次的人对“道”的理解和认识后认为:“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人们不仅仍然无法理解,反而又给“道”蒙上了一层更为“玄秘”的色彩,那究竟什么才是“道”呢?其实早在上古时期,伏羲圣人就已经用“一阴一阳”两个符号将“道”形象直观地体现了出来,这便是取法宇宙的自然之道。并且还将这两个符号组合成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种卦象,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八种自然物质,后世称之为“先天八卦”。

 

从此以后,我国历代圣贤皆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经过“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样不断化生而来。所以通过观察和模仿八卦(八种自然物质)之间的生克制化规律,就能够感通天下人的心志,从而使社会上的各种行业得以安定和发展,而且还可以用卦象来决断天底下的疑难杂事,提前预测人们的吉凶祸福。并根据这一取法自然所得的启示推论出:天地得自然之正气,就会有景星庆云之祥,雨旸时若之瑞,因而使庶物得以各正性命,生长化育;国家扬天地之正气,就会有纲纪振肃之治,物阜民康之世,进而使朝庭呈现君明臣廉,法正理顺;百姓秉国家之正气,就会有安享天伦之乐,家兴业旺之吉,既而使家庭能够父慈子孝,六亲雍睦。如今按照科学的解释可以理解为:世界人类若能遵循宇宙的自然规律,即可保持地球的生态平衡,从而就能够与万物长期共存;国家领导若能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就可借鉴到诸多前人的有益经验,从而避免重蹈覆辙;普通百姓若能遵守国家的法规律令,就会远离官灾刑祸,从而得以安居乐业。

 

老子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凡世间成败得失之数,顺逆治乱之势,兴衰存亡之理,去就离合之义,无不存在于道的行藏之中,而体现它的形象法则正是由伏羲八卦发展而来的《周易》。因此学易不仅要理解卦、爻、象、彖中的辞意,而且要参悟其中的理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应该自觉遵循宇宙间的自然之道,而不是刻意地去破坏它,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和避免人为导致的“自然灾害”。

 

(2)三才之道

 

《系辞下传》中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说卦传》则进一步解释了三才的功用:“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将自然之道具体到了“天、地、人”三才之道,于是就有了“天人感应”和“三才合一”的说法。《道德经》上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明确指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来,且其顺序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来自于自然,一切取法于自然。

 

后代先哲由此而推演出: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以及天有“日月五星”,地有“阴阳五行”,人有“表里五脏”;天有四时,地有四方,人有四肢;天有“三百六十日”,地有“三百六十度”,人有“三百六十穴”等等。正如《论语·卫灵公》篇上所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教的“三生万物”、佛教的“化相三宝”、儒教的“三纲五常”等等,都是“三才”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周易》之所以用乾坤为首,并以之与天地相配,正是因为天地的德行足以让天下百姓信奉与效法。而天道之所以贵于健,为其能体现宇宙之间的阴阳消长;地道之所以贵于顺,为其能体现万物之间的刚柔盛衰;人道之所以贵于和,为其能体现世情之间的仁德礼义。因而后人依据“立天之道,曰阴与阳”,进而推断出“孤阴不生,孤阳不化”的易理;依据“立地之道,曰柔与刚”,进而推断出“分阴分阳,迭用柔刚”的情理;依据“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进而推断出“守位聚财,禁民为非”的事理。所以黄石公说:“圣人体天,贤者法地,智者师古。”而阴阳调和,刚柔相济,仁义互补的这一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处世行为。但在现实生活中世人却往往“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喜欢向虚背实,舍近谋远,而先贤认为这些都是因为缺乏教育,未闻大道所至。

 

《鬼谷子》曰:“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历代圣贤都认为世间万民禀赋性情虽各不相同,但只要顺应天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大道,也就都能够“因天时,就地利,得人和”。老子说:“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但虽然大道易简,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日用而不知”。孟子说:“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就连至圣先师孔子也曾发出过:“朝闻道,夕死可也。”的感叹。好在“万法归一,理无二至。”深奥之道与简易之理其实都是相通的。坤卦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世人在行事之初若能考量一下是否符合天经地义,不但可减少诸多人为的失误,而且也无愧于天地养育之恩德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信能容,柔弱不争,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也就能逐渐感悟到道的真谛。正如佛家禅宗六祖惠能所说:“离道觅别道,终身不见道。”作为华夏子孙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不仅应该要有所了解,而且必须加以尊重和保护,从而使其得以更好的传承发扬,只有这样,方无愧为“三才”之一。

 

(3)生存之道

 

《系辞下传》说:“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人类虽能够体悟宇宙间的自然之道,感应天地间的三才之道,而最迫切的却是自身的生存之道。老子说:“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在他看来芸芸众生,皆为名利二字牵缠而劳碌奔波。孟子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而在通常情况下世人也只有当解决了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才能顾及到精神与其他物质方面的需求。

 

道路各别,养家一般。天下苍生,皆乐富贵而悲贫贱。但大家虽同样在为了求得更好的生存而努力,而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又有着诸多常理无法解释的事情。如:仕子逐势,农民趁时,百工竞技,商人趋利,本为天性所使,其势如“水流湿,火就燥”。而仕途之通塞,农田之丰欠,工作之成败,商业之盈亏……付出同等努力,结果却千差万别。常人对此唯有以命运不齐来解释,而懂得生存之道者却不然,他们能做到失意时不怨天尤人,得势时不骄横跋扈,尽人事然后听天命。《道德经》上说:“大道易简,而民好径。”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往往偏重于经济的发展,只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却忽视了人性道德素质的培养。加之原有的陈规旧矩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此时由于人性贪利忘害的弱点,最容易见利而忘义,甚至于不择手段以图快速致富。但如此得到的富贵,即使能够显赫一时,亦注定是不能安享长久的,而这就是所谓“精于世道”而却又旺处遭倾者。困卦上说“泽中无水,困。君子当致命遂志。”然世人皆知贫困而不知富亦有困,且所困更有胜于前者。况“智有尽而道无穷”,不明生存之道而偏好沽名敛财,惹祸招辱必然只是迟早发生的事情,甚至还会因财致祸陨命丧身!故持小才而罔闻大道者,正是孟子料知盆成括之类也。

 

《道德经》上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也就是说人既要有谋生之术,更要懂得生存之道;用现在的话说,既要照顾眼前利益,也要考虑到长远利益;既要保障个人利益,又要顾及社会利益。先哲荀子认为:“福莫长于无祸,咎莫大于不知足。”况“名不与利期而利自至,利不与害期而害自至。”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名不副实,祸害随至。《孟子》中有个馈送生鱼给郑子产的故事,其中说明连欺骗的谎言也要符合通常的道理才能够得逞。《道德经》上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又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或许只有深谙生存之道,饱尝生活艰辛的人,才会发出这样履薄临深的感叹。《淮南子·诠言训》上说:“道不可以劝就利者,而可宁避害者”。安贫守道难,持盈保泰更难。只有知足知耻,才能善始善终。《诗经》上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圣贤认为世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简言之生存之道首先要勤劳节俭地治家,其次须小心谨慎地应世,此外还包括修养身心及医药摄生等等。

 

《系辞上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历代圣贤虽无法完全解释和支配“形而上”的道,但通过对它的描述,不妨将其理解为宇宙间的自然规律。学习《周易》虽不见得立即就能知晓什么是“道”,但只要是能够遵循“自然之道”;顺应“三才之道”;谨守“生存之道”者,也就都可以称得上“知道”者了。

 

第二讲:易学

 

(1)天人之学

 

《学记》上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相传《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上古圣人伏羲氏“则天法地,取象比类”,画卦以类万物之情;中古圣人文王“极深研几,穷理尽性”,演易而系吉凶之辞;近古圣人孔子“韦编三绝,续作《十翼》”,最终完成《周易》之书。《周易》通过“太极”理念来阐述宇宙间的自然现象,通过卦爻之象来揭示事物间的变化规律。其充满辩正的智慧,构成了我国独特的“天人合一”思维模式,也奠定了中华文脉的根基,后人因此而称《易》为天人之学。

 

《易经·系辞上》说“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孔子认为世人在日常生活中,只须遵循和学习卦爻所体现出来的现象,就可以获得天祐人助,从而趋吉避凶。一些在今天看来几乎很平常的自然现象,古人却不得不归宿到“天”才能够解释。例如:将人在遭受巨大痛苦时呼爹喊娘、在蒙受重大冤屈时呼天抢地皆视之为天性;将人过于浪费财物的现象称为暴殄天物;将人类遇到无法抵御的自然灾害称为天灾等等。古代统治者还利用人们敬畏自然的心理,借助天威来向百姓表达他们的统治地位是神权天授。《汉书·律历志》说:“权与物钧而生衡,衡运生规,规圜生矩,矩方生绳,绳直生准,准正则平衡而钧权矣。是为五则。规者,所以规圜器械,令得其类也。矩者,所以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规矩相须,阴阳位序,圆方乃成。准者,所以揆平取正也。绳者,上下端直,经纬四通也,准绳连体,衡权合德,百工繇焉,以定法式,辅弼执玉,以翼天子。”并由此认为天道即人道,天理即人理,天心即人心。统治者只须“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而天下百姓也只须遵守国家所制定的规矩准绳——(法规律令),就可以使社会安定,人民幸福了。所以我国的“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一致将“天”看作是至尊至善,儒家提出“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的训诫;道家则认为通过虔心修炼凡人也能成为解除世俗烦恼的天仙;佛家则将天堂作为行善积德之人的最高奖赏,足见古圣先贤之用心良苦。

 

客观地说,天生万物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本能智”,而唯独以人为贵,且将之与天地并立者,是因为人类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获取前人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进而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的思想理念与行为能力。所以学易也不仅仅在于学习和掌握它的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以至用,并将学习参悟到的易道易理具体运用到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古人认为万物皆备于人,而人亦须听命(依赖)于天,方能得以良好的生存和发展。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如果以现代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来解析,那就是万物摄取天地之精华而被人所利用,但人类若是过多地索取就会与天地万物之间失去相对的平衡,从而亦将加速自身的毁灭。所以古人无论富贵贫贱,都对天怀着无比的敬畏之心。儒家经典《礼记·月令篇》涵盖了“天文、地理、历法、气候、祭祀、政令、战备、农桑、渔猎、医药、养生、占卜、音律、歌舞、教学、建筑”等等门类,几乎将人类所有重大事件都与天时节令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也将“天人合一”这一学说发挥到了极致,并由此折现出《周易》“天人之学”殊胜精粹的智慧光芒。

 

(2)济世之学

 

《系辞上传》曰:“易有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周易》不仅被用来“探赜索隐”,还被用来“崇德广业”,上自兴周灭纣,下至兴明灭元;大至济世之道,小到谋生之术都可以从《周易》中找到根据。历代的开国谋臣无不是通过学习《周易》,并完成其从理论到应用的转化才获取成功,进而达到利物济世,兴邦辅国的。

 

孔子认为《易》是古圣“兴神物以前民用”,学之可以利已,教之则能育人,但“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所作《十翼》虽将这部古老的占卜典籍提升到了哲学领域,但同时也给其朴素而神秘的色彩上又增加了一道鲜明的政治色彩。有志于学者必成于恒,欲昌其道者必兴其教,在儒家思想及其学说被统治阶级定为正统之后,《周易》成了读书人的必修课。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鼓励读书士子学以致用,依靠勤奋学习来参与社会政治济世利民。例如:儒家以亁卦和离卦来代表君王的至高无上与光明正大;以蒙卦比似学习,以谦卦示范做人的态度;以震卦和艮卦来形容为人的行动举止;以否、泰、损、益来阐释世人的荣枯得失;以升、困、井、革来昭示处世应变等等。

 

《礼记》曰:“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传,不仁也。”我华夏古国之所以被世界称为礼仪之邦,得益于历代圣贤对“易道、易学”的传承教育。《中庸》上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管子曰:“仓廪实而修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儒家推崇以“仁、义、礼、智、信”作为君子的标准;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作为对士大夫的要求。教导读书士子不仅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而且还应培育谦和包容的宽广心胸。做到既能够“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又懂得“乐天知命,随遇而安”。荀子说过:“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儒家还以“以诚待物,谦恭守信,见贤思齐”来培养人的德行;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来提高自身修养,最终达到自利利他的高尚境界。易道广大,易理深邃,《周易》不仅是华夏文化的根基,而且被世界称为“东方智慧的结晶”。诸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等,无不充满着唯物辩证的智慧,故有“不知易者不可为医,不知易者不可为相”之说。虽然如此,学易还应以能济当世之用为要。否则,不作尚虚谈之清客,即为泥小技之术士。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这一切都必须依靠后天的学习才能达到。《论语》上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就人的知识而言,一般可从生活经验、社会阅历、师长和书籍等方面来获取,但人的智慧却是先天与生俱来的,只不过大部分都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而学习《周易》的确能够使人开启智慧。《道德经》上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虽然至今人们对易学依旧是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正因为有了儒家的尊崇和推广,以及历代易学家的传承,才使得“神无方而易无体”和“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周易》成为济世经邦之学。

 

(3)修身之学

 

《系辞下》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而学不积,不足以成才;才不成,则何所以为用?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是以亁卦上说:“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提醒世人应及时努力,勤勉奋发,以培养自身道德修养。所以历代志士仁人无不以修身求闻达,“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沉浸于茫茫学海,皓首穷经而无悔。孟子认为世人喜好“舍其田而芸人之田”,而学易之人平素时能潜名抱道,藏器于身;失意时能韬光养晦,明哲保身;机遇来临则能施展韬略,辅国惠民。从而真正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儒家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道德经》上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佛家经典《华严经》上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圣贤之意皆在勉励世人积功累行,以冀芳留后世。魏文帝曹丕说过:“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及文章之无穷也。”故学者无不“贱尺璧而贵寸阴”,将勤学修身作为第一要务。修学首先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其次是找对学习的方法。有了正确的兴趣和方法就能够化被动为主动,从学习中体味到开卷有益的快乐,但学习不可象恒卦的初六爻那样,一开始就求深入。《尚书·旅獒》中说:“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孟子说过:“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所谓“积薄为厚,积卑为高”一事不专,莫求多能。苟能真积力久,自可滞塞渐通。因此,无论是学习理论知识还是实践应用,都必须由浅入深,持之以恒,方能体悟妙用,渐臻佳境。从而一朝闻道,终身受益,畅于四肢,发于事业。否则,不是半途而废,就是杂学不精。

 

因此,学习了乾卦第六爻“亢龙有悔”的爻辞,就会明白盛极必衰的“不易”之理,进而做到为人谦虚谨慎,避免骄傲自满;学习了坤卦第二爻“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的爻辞,就可以理解大道自简的“简易”之理,进而做到为人忠厚诚实,能够随遇而安;学习了革卦彖辞“天地革而四时成”,就可体会四时交替的“变易”之理,进而深信世事无常,懂得顺天应人。《论语》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知耻且格。”汉代司马迁也曾说过:“礼禁未然之先,法施已然之后”认为运用道德的力量来约束人,可使人心思善,从而在各自的日常行为处事之中不知不觉地共同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

 

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古代圣贤知教学可移风易俗,故推行德教,隐恶扬善,以感化万民。然而《系辞下传》中说:“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依照《周易》的解释,世间万事都必须互恵互利,不然就会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更可怕的弄不好还会祸生肘腋!那如何才能避免呢?坤卦初六曰:“履霜,坚冰至。”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佛曰“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也就是说,必须“终日乾乾”,豫谋深虑在先。知贫困而亦知富困,才能够尽可能地避免身心受辱之患!此外,懂得屈伸权变,能够换位思考,也是修身立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历代易学家都能化繁为简,寓教于百姓生活之中,使学者得身心安乐之实,无论为官、经商、修身、处世皆可从中获益!无论是能够博通“天人之学”;还是能够运用“济世之学”;抑或能够格守“修身之学”者,即便终身未达,亦无愧“易学家”之称谓了。

 

第三讲:易术

 

(1)数理之术

 

《《周易·系辞上传》中说:“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自《河图》、《洛书》出现以后,我国古代圣贤不仅将其取象为易数,而且将纷繁复杂的世事都归纳到了通俗易懂的简单数理之内。如根据《河图》之数的形象设定为:“一六共宗(北方水),二七同道(南方火),三八为朋(东方木),四九为友(西方金),五十同途(中央土)。”根据《洛书》之数的形象设定为:“戴九履一(南离北坎),三七居傍(左震右兑),二八四六(坤艮巽亁),纵横纪纲,中五立极,临制四方”。在将《河图》、《洛书》阳奇阴偶之数归纳排列之后,得出了“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的结论。并经过“参天两地”、“分阴分阳”,从而达到“错综其数”、“周流六虚”。

 

《汉书·律历志》上说:“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因此,要谈到“易术”就必须弄清古代“易象”和“术数”的概念,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易》与“数”的来历,才能够明白“易”与“术”的关系。而实际上“易道”与“易术”的关系就是思想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关系。《汉书·律历志》上说:“人者,继天顺地,序气成物:统八卦,调八风,理八政,正八节,谐八音,舞八佾,监八方,被八荒,以终天地之功,故八八六十四卦,其义极天地之变。”因此自《汉书·艺文志》中的《律历志》、《术数略》、《方技略》,至《四库全书》子部中的《天文》、《术数》、《艺术》等等,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一整套庞大而复杂的学术体系。

 

为便于理解,现将《河图》、《洛书》上的十个数,综合概括为“一元、二气、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曜、八卦、九星、十方”。简单解读如下:“一为混沌一元(无极);二为(阴、阳)二气,(太极)两仪;三为(天、地、人)三才,(日、月、星)三光,(君、父、夫)三纲;四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四时,四方,四肢;五为(木、火、土、金、水)五行,(仁、义、礼、智、信)五常,五德,五术,五脏;六为六合、六气(风、火、暑、湿、燥、寒)、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艺、六腑;七为七曜、七星、七政、七纬、七情、七窍、七彩;八为八卦、八方、八节、八风、八音、八政、八佾、八荒;九为九天(佛教)、九霄(道教)、九经(明经)、九畴(洪范)、九经(中庸)、九宫、九思、九族、九窍;十为十干、十方、十界、十宗、十义及十二支、十二月、十二辰、十二律、十二星次;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六十甲子,七十二候”等等。由此来看数目不仅与卦象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和“天文、地理、时空、方位、历法、算数、音律、医药、属性、颜色、人伦、礼仪”等等紧密联系到了一起。

 

或许整个世界上也只有中国才能将简单的数目赋予如此众多的寓意,但无庸置疑的是从河洛阴阳之数目到五行八卦之易象,“数理之术”不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独具魅力的一部分。

 

查看更多关于“道教之音-九字真言”的内容(2)方伎之术

 

《系辞》上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古人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神在主宰,因此将所有的自然灾害都视之为上天对人的警示,《尚书·尧典》就已载有专门观测天象和四时的官员。先民们出于对自然界未知的恐惧和对保护自身安全的渴求,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以避免发生灾祸,由此催生了筮卜术及其它巫术方技的产生。为了认识《易》与方术的关系,不妨简要了解一下具有代表性的”山、医、命、相、卜”五术。

 

山:指在山中修炼身心之术,包括炼丹术与神仙术。如隐居修道、学佛参禅等。古人认为通过巫术可与神灵沟通,自秦始皇命徐福去海上寻求仙药之后,几乎历朝都有希望能够长生不死的帝王,因而在神仙术的影响下带推动了其它方术的盛行。如古代方士在炼丹服食的过程中﹐发现并积累的医药和化学方面的知识,也促进了人类发展的步伐。

 

医:指我国古老的中医术,包括养生术、房中术等。古代易医同源,医巫一家。孔子说:“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作巫医’。”古老的中医术在用方剂、针炙等纯医药手段来治疗世人身体上的疾病,也包括用《祝由十三科》这样的巫术灵符来医治人们的心理疾病。扁鹊、华陀、孙思邈、张仲景等历代名医,不仅为当时百姓解除病痛,而且还总结出如“上工治未病”这样的宝贵经验,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我国《黄帝内经》中岐伯回答黄帝的这样一段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直到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此论亦不失为养生保健的至理名言。

 

命:指根据人的出生年月日时生辰资料来推算人的命运。《说卦传》中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论语》中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孟子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因人年龄资质相差无几,而寿夭贵贱却大不相同,故圣贤为解惑而立命。

 

相:有相人、相地、相宅等。《系辞下传》中说:“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孔子说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这些都应为观人(相术)的范畴。《尚书·盘庚》、《诗经·公刘》篇中都记载了有关相地的内容,相宅则有《黄帝宅经》等专著。

 

卜:指占卦或各种占卜,其理皆出于易经八卦,有六爻、六壬、奇门遁甲、太乙等。古人云:“不疑不卜,卜可决疑。”《尚书·洪范》稽疑篇曰:“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鬼谷子·决篇》中说:“夫决情定疑,万事之机,以正乱治,决成败,难为者。”认为在人的思维无法解释时,利用易卜来做决断,可避免一些人为的错误因素。

 

(3)技艺之术

 

《易经·系辞上传》上说:“是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易经·系辞下传》上说:“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西汉刘歆认为,“六艺之文……《易》为之原”。由此来看,自渔猎文明至农耕文明,大多安身立命技艺的发明灵感都来自于“易理术数”。

 

《周礼·保氏》曰:“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也有人认为秦汉时称术为“方术”,魏称“方伎”,至晋代始称为“艺术”。《晋书·艺术传序》中说:“艺术之兴,由来尚矣。先王以是决犹豫,定吉凶,审存亡,省祸福。”因此,许多人在谈到《周易》易术时,都认会只是古代占卜所用的一种“巫术方技”,而实际上易术的范畴几乎涵盖了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所有艺术技能。唐代韩愈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功”,无论是“五术”还是“六艺”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如今许多难以用文字和语言进行表述的民间技艺已成为非物质文化,而它们的魅力也必将历久弥新。或许终有一天世人都会明白“富为上,贵次之,既贵,各各学一伎能立其身”的古训。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相对重视易理象数的汉代至宋代,天文、历法、算数一直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道德经》上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今天看来,凡将“道”转化为“器”的方法和手段都可称作技术;凡将“道”转化为愉悦精神的方法与过程都可叫做艺术。《素书》上说:“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易道方术本为一体,象数理义源于一家,只是在传承过程中人为地演变成偏重清谈的“易理”派,与注重于实用的“术数”派。且各以己长,较人所短,遂至逐渐淡化了“简易”与“不易”的功能,仅仅突出了“变易”的一面,以至于人们更觉得《周易》玄秘深邃。作为古代的卜筮之书,卜筮之术自然是易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早在三国时期的王弼就曾对《易》之“象数”提出过“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的论断,也就是“会意者不占”。庄子《养生主》篇中“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技艺的最高境界就是体悟到“道”的精妙。唐成玄英说过:“方,道也。自轩顼已下,迄于尧舜,治道艺术方法甚多。”世界上任何的技艺术数都是从无到有,再经过对其完善过程的不懈追求,当达到最高境界之精妙后,九九归一,又重新回到了道的层面。

 

《系辞上传》说:“极天下之赜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易道久远,术数繁杂,虽难免会有源清流浊、泥沙俱下的情况,因此也更需要有有关方面的重视,只有有了正确的引导和强有力的推动,才能够使其正本清源,更好的发扬光大。俗话说“积财千万,不如薄艺在身。”但能择术而求,必然会有所成就,而一切方术技艺的生存和发展都取决于社会对它的需求,即使是现代科技也应符合人类长远发展的要求,否则在带来短期利益之后,遗留下来的必将是无穷的后患。“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易道无穷,学术无涯,凡能够了解一点“数理”;认识一些“方伎”;掌握一门“技艺”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术”者。

 

结语

 

古人说《易》医同源,故学易如同学医,学医者虽无法做到一生无病,但决定不会去招染疾病。学习《周易》就狭义而言,能使人懂得规矩,增长智慧,还能使人心理平衡,头脑清醒。因世俗之情:每当身处贫困,则唯求免于饥寒;而一旦富贵之后,便觉得应该享受。习《易》之人则不然:身处困境会常思圣贤以自勉,苟得富贵则能恒念折鼎以自警。进而做到为人处世不卑不亢,始终保持心境平和。

 

就广义而言,《周易》的“太极图”就相当于世界的东西方文明。因不同宇宙观所形成的文化差异,必然会导致产生不同的意识形态,进而也就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而通过学习《周易》就会明白,人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其实是共同一致的。那就是“保合太和,万国咸宁”。因此,任何形式的社会体制,最终都只有“顺天心”(不破坏大自然之生态环境),“合民意”(不违背老百姓的生存愿望),才能够顺利发展,长治久安,而如果刻意违背这一规律那就是在“自作孽”了。

 

通过对《周易》太极中和理念的认识,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就会明白,《周易》不但是滋养华夏文明的智慧源泉,还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共同体。它的神奇之处在于,能够在不断产生着各种矛盾的同时,蕴涵出解决各种矛盾的方式和方法,从而使事物始终保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下。正如张载《正蒙·太和篇》中所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中国古老而智慧的《周易》,将会永远造福于世界人类。

 

来源: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