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华伏羲周易研究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易界新闻 >> 文章内容

《周易》的养生,早早开始慢慢来

[日期:2014-08-12]

《周易》为什么能指导养生?是因为两者之间有相通的地方。养生的根源是珍视生命,重视健康,而这种主旨在《周易》里也比比皆是,比如《系辞传》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些思想汇总起来就是八个字:“安不忘危,存不忘亡。”

 

养生确实应该早早开始,慢慢来。根据西方国家的研究结果,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不是朝夕之功,而是要经过几十年的发生发展,就算是大多数在老年才发病,实际上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存在隐藏着的“病根儿”了。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等人提出“慢病不慢”、“终身管理”等等概念。即预防优先于治疗,这一点上现代医学与中医、《周易》的看法是一致的。

 

在《周易》这种思路是贵生忧死,目标设定在“生生之谓易”,在中医学则称之为“治未病”——还没有病的时候,就要注意防治住生病的兆头,非常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对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干预。中医学的第一经典《黄帝内经》这么解读“治未病”:

 

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顺从这一根本,因而能和万物一样保持着生长发育的正常规律。违背了四时阴阳,就会摧残本元,破坏真气。所以说四时阴阳,是万物的终始,盛衰存亡的根本,违背了就会产生灾害,顺从了疾病就不会产生,这就是养生的法则……所以圣人不治已经发生的病而讲究治未发生的病(即“治未病”),不治已经形成的乱,而注重在乱之前加以预防。如果疾病已经形成而再去治疗,乱子已经形成而再去治理,这就像渴才去挖井,临战才去铸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

 

无疑,这种思想很高明,落实到具体如何防患于未然,《周易》所讲的多是哲学道理,中医学也讲了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这里我介绍一个“现代感”强一点的内容,这个内容是胡大一教授推荐的,叫“4+4”,即4个健康行为加上4个健康因素。

 

4个理想的健康行为:①不吸烟或戒烟超过1年。②坚持运动,每周从事中等强度的运动不少于150分钟,或剧烈运动超过75分钟。③健康饮食。首要的是控制盐的摄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应<5克;另一个是严格限制反式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肉类摄入,倡导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钾的食物。④理想体重。使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小于24

 

4个理想的健康因素:①不吸烟或戒烟超过1年;②非药物治疗情况下,血压小于120/80毫米汞柱;③非药物治疗情况下,总胆固醇小于200毫克/分升(5.2毫摩尔/升);④非药物治疗情况下,空腹血糖小于110毫克/分升(6.0毫摩尔/升)。

 

年轻的朋友可以拿这个标准去对照一下,估计仅体重指数就会把不少人划到“未病”人群,好像也有不少“小胖墩儿”会被划到“未病”人群。既然“未病”就要“治”,怎么治?就是早早开始慢慢来,就是严格按照4个健康行为生活下去,胡大一教授把这称为“治疗式生活方式改变”。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