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华伏羲周易研究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易界新闻 >> 文章内容

漯河育才中学:探秘翰园碑林,感受国学魅力

[日期:2021-04-01]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就是让孩子们走出书的世界,寻觅人文笔下描摹的多姿生活。本着知行合一的理念,漯河育才中学于2021年3月30日开展“探秘翰园碑林”感受国学魅力研学活动。

 
迎着早上七点的朝阳,育才中学七八年级的学生在教学楼前列着整齐的队形、背着简单的行囊,带着小红帽,各个精神抖擞,认真聆听了乔红主任和学生代表出发前的动员讲话。
 
身未动,心先行,当学生听到“各班按车牌号有序上车”的话语时,怀着雀跃和向往的心情上了车。三个小时的车程,兴奋的学生有说有笑的,表演节目、讲笑话、集体K歌、背诵宋词、分享自己知道的宋朝的那些事儿……欢声笑语一路上不间断,三个小时的车程,丝毫没有觉得时间难熬。
 
鉴于学生六点多吃的早餐,到达目的地后,育才中学第一时间就安排学生吃大餐,来开封怎能不吃开封菜,安排,安排,统统安排。
 
午餐后,由带队老师带着学生有序进入期待已久的翰园碑林,眼前一排气势恢宏的古典建筑,文化长廊,令学生目不暇接。来到翰园碑林,怎能不留下点美好的记忆?安排!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有序在打卡地前拍照。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学生认识经典,感受国学魅力,和古人对话,怎能不在衣着上进行改变呢?师生穿上宋代衣服,男教师和男同学个个风流倜傥、潇洒英俊;女老师们和女学生着上宋代服装,个个秀外慧中,翩若惊鸿,乍一看,眼前的师生仿佛从宋朝穿越而来!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做人先学礼,礼仪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礼仪必须通过学习、培养和训练。学生在仰圣山广场,整齐地站立在书案前,由礼仪官讲解“见面礼仪五则”,听了礼仪官耐心地讲解后,学生在礼仪官的指导下行礼三拜,古为今用、古今结合,学生真正体验到了传统礼仪文化的独特美。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即:他和朋友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觞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它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曲水流觞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欢庆和娱乐,二是祈福免灾。学生在曲水前纷纷席地而坐,讲解员让学生沐手,学生看了祭拜、进香祈福后,开始边欣赏修禊舞,边观看流动的殇。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到了当年文人墨客齐聚的欢乐。
 
学生穿过盘龙岭,走到高大的碑坛前,碑坛是根据北京天坛设计而成的一座圆形古典建筑,全部采用白色的大理石建成,四面均有31级台阶。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每级台阶站四名学生,由第一阶台阶自下而上逐级而站,学生双手捧着国学典籍:《三字经》《弟子规》,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亲近了经典文化,在亲近中也弘扬了中华文明。
 
之后学生走进文苑,体验我国古老的传统技艺——拓片。它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刻、器皿上的书法文字或者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拓片在表现碑刻书法方面的完美效果和特殊作用,仍无法被取代,故作为传统文化技艺而长盛不衰,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在“惟解漫天作雪飞”的柳絮飞扬的意境下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学生走到自己喜欢的生肖拓片或姓氏拓片前,开始体验,别小瞧了这门手艺,初次尝试,虽有老师讲解的“墨压墨,行压行,两遍法则”的口诀,但是力度和用墨量真的不好把握,一不小心色彩就不均匀,一幅失败的作品就出炉了。
 
唐诗、宋词这是绽放在中国文坛上的两朵奇葩,一朵优美绝伦,一朵豪迈大气,独具风骚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爱好者。走进文苑,怎能不和宋词有个近距离的接触呢?华文菁英会,以“赏中华诗词、品传统文化”为基本宗旨,通过现场两个班级诗词默写、成语接龙和字体偏旁部首的比拼,激发学生的参与度来体验诗词之趣,感受诗词之美。
 
欢愉的时间是短暂的,又到了返程的时间,但是学生的研学兴趣依旧很高,在课堂,书本是孩子的世界,走出去,世界是孩子们的书本。每一次的研学之行,都是一段从筑梦到筑梦的旅程,也是一次用脚步丈量世界、拓宽眼界、收获知识的旅行。一天的研学活动圆满地结束了,漯河育才中学的学生怀着不舍的心情,满载着颇多的收获,相信同学们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又得到了升华。
 
来源:萧风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