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华伏羲周易研究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易界新闻 >> 文章内容

探索“国学共生教育”的教育生态系统

[日期:2020-03-24]

 弘扬优秀国学,践行和谐共生。积极探索“国学共生教育”,在汲取中华文化精粹的基础上,致力于营造包容多元、尊重差异、互补互促、携手共进,追求生命自然生发,扎根时代生活,充盈生命气息的教育生态系统。

 
当今,国学教育方兴未艾,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如何将国学教育与教育改革有机结合?笔者尝试提出“国学共生教育”这一实践模式。
 
国学,广义而言即是与“西学”相对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国学教育则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共生”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关系。“共生”理念来源于中国悠久的协调和谐共生的“和”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国学共生教育”则是探索将“共生”理念融入具体的国学教育实践。
 
一、允许共存
 
提倡“共生”,先要允许共存。《礼记》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观念,正体现着中国人对多样性的尊重与接纳。国学共生教育以异质共存、兼容并包为前提:“共”即意味着有多个、多种主体,和谐的自然并育万物,和谐的国学教育也当包容不同,追求有差别且包容差别的多元统一,也即“和而不同”,表现为对个体个性的保有和彰显以及对他人不同之处的尊重与悦纳。
 
二、追求共进
 
提倡“共生”,更要追求共进。生物间的共生是为了各自更好的生长,教育中的“共生”亦要追求教育主体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共进”是以“共存”为基础,向国学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它提倡多元互促,在交流竞合中携手共进,注重在教育教学中满足教学主体的多重需要——包括师生共进、生生共进与学科共进。
 
第一,教学相长,师生共进。师生共进首先是将师与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共同学习者、探索者来看待。当代国学教育应当改变传统“师道尊严”式的师生关系,避免教师权威带来的学生盲从或反抗,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创新,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共进亦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学习、成长场域。国学,作为贮藏数千年中华优秀文化的宝库,足以令学生获益匪浅,但其浩博的文献典藏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则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的过程中“知困自强”,培养自我反思、总结教学经验的习惯,在“学以促教,教反推学,在教中学”的过程中自我加压,成为终身学习者,在国学的海洋里不断探索钻研,才能为学生挑选出合适的国学教育内容,做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引导者。
 
第二,互补互促,生生共进。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并非千人一面,而是各不相同、各有所长的独立个体,教师可适当组织学习小组,让学生以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为前提,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彼此倾听、相互激发,既发展个人所长亦能兼补他人所短,利用差异相互学习,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合作互联,学科共进。国学本身即是一个颇为庞杂的体系,广义而言,天文数理、诸子百家、琴棋书画无所不包,因此完全可以作为各学科交汇互联的桥梁,而不仅是语文课堂里的补充内容而存在,为学生以系统思维建立各学科间的联系体系,形成连贯、统一的思维方式提供支持。
 
三、促进生长
 
共生之“生”,一为生长。所谓共生,绝不仅是共同生存,而是要追求生命自由自在的生长生发,并将之作为国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实现这一理想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是要顺应自然生长。“生长”强调的是生命内在的自然生发,而学生的成长正是这样一个内生性的过程,《中庸》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修率性之道”,顺应天性而行,这要求在国学教育中,作为外力的教育者应当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为其创造适宜的条件与环境,而不是把期待与目标强加于孩子的身上。
 
其次是要保证应时生长。《学记》中就注意到了教育中“适时”的重要性,强调“当其可之谓时”,因此在今天的国学教育中,教师应以正确全面认识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为基础,循序渐进,抓住关键时期,顺应学生内心需求的召唤,发掘学生的“生长”潜能。
 
再次是要推动个性生长,承认差异,悦纳多元,各自发展,各展其能。庄子在《骈拇篇》中举“凫胫鹤膝”为例,说明事物各有长短,没有绝对的标杆可以衡量一切。人亦如此,各有性情而不同,国学共生教育所要促进的正是每位学生个性的生长,应利用好国学广博丰富的资源,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展开教学,建立多元交织的评价体系。
 
四、走入生活
 
共生之“生”,二为生活。国学共生教育就是要让国学教育成为充盈着生活气息与生命特质的教育形态,将生活视作教育的归宿,以教育主体共有的生活体验为土壤,使教育内容紧扣我们共同生活的当下,让学生在生活中快乐地实践所学所悟。
 
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是把生活视作“国学”在当今获得新生的源泉、茁壮生长的沃土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首先是在教材选择上要符合时代要求,教师要注意攫取在当下适用的、有借鉴意义的,特别是切合学生年龄阶段特点的国学经典内容;其次要创建贴合当代生活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不忘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经验,这不仅便于学生理解古代文献、文化,唤起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更是为师生实现思想碰撞、心灵共振提供平台。贴近生活的国学教育,才能真正让国学从泛黄纸张中“复活”,在新时代中焕发新生。
 
教学成果应用于生活,是要让国学教育走出教材、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开花结果,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快乐地回味与运用国学,是国学教育根本目的的体现。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见,通经还需致用,学习国学也需要应用到生活中去。教育理论家怀特海曾说:“如果你能应用知识,你便能牢牢地掌握它”,比起教师单方面的讲授、灌输,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知识更有助于加深记忆与理解,化成功实践的喜悦为国学学习的原动力。死板、孤立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教育要教会学生的是如何将知识运用在不同的情境之中,让知识内化为学生个体所有的概念体系,而“知行合一”正是达成这一教育目的的不二法门。此外,国学教育还应继承将培育“君子”“圣人”作为教育目标的道德教育、人格教育传统,发挥“育人”优势,以文化人,为完善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贡献自己的力量。
 
弘扬优秀国学,践行和谐共生。我们可积极探索“国学共生教育”,在汲取中华文化精粹的基础上,致力于营造包容多元、尊重差异、互补互促、携手共进,追求生命自然生发,扎根时代生活,充盈生命气息的教育生态系统。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