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华伏羲周易研究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易界新闻 >> 文章内容

用国学经典浇铸未来的希望

[日期:2019-02-10]

  志愿队抵达调研地点济宁市梁山县杨营镇后,经过简单的整顿,迅速联系当地有关负责人,展开支教工作。

  对于要教授的内容和课程表,我们做了简单的规划,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旨在我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价值,孩子们能够收获更多的东西。这是我们这次活动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对杨营镇孩子们的期望所在。

  考虑到梁山县是水浒文化的发源地,我们又是曲阜师范大学的学子,因此我们确定的讲授内容主要为国学经典,辅之以英语、数学等知识。希望孩子们能够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国学经典能够深入人心,希望中华传统文化能够绵绵不绝地流传下去。

  我们选择传统启蒙读物作为国学第一课堂,我们向孩子们讲了《千字文》和《三字经》,目的是通过讲解里面的文化精髓让孩子们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可是,孩子们的反应令我们吃惊,《千字文》作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孩子们却表示闻所未闻,《三字经》也只有很少人可以背诵。

  我们了解到,这里的孩子很少学习此类的国学经典,对于《水浒传》也知之甚少。这与他们的年龄所应对应的受教育状况是不相符的。

  正所谓“江南出才子,山东出圣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等儒学大家都出自济宁市,而杨营镇的孩子们却对国学和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少,这正突出了乡村等落后地区轻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经典作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无法比拟的学习价值,汉字、音律、历史、民族精神都蕴含在其中。

  我们采取更为简单易懂的方式来让孩子们了解国学经典,通过播放传统经典改编的音乐让孩子们对其有大致的印象,用讲故事的方式提高孩子们学习经典的兴趣。

  我们发现,孩子们学习起来很有兴致,他们会一遍遍的朗读,清爽干脆的声音仿佛天籁一般;他们会静静地聆听,沉浸在"孟母三迁"等故事中,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朗朗读书声在教室里徘徊,我们不禁感叹:他们是未来的希望。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何其博大,何其精深,我们固然不能教给他们全部,可是,哪怕是做一把传承国学的火炬,哪怕是一盏引领他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指明灯,我们也心满意足。

  通过我们微不足道的力量,能够为孩子们带去希望,或积极,或正义的力量,这,应该就是我们此行的意义所在。在我看来,支教不仅是一种经历,而是一种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传播,是对经典的传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