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华伏羲周易研究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易界新闻 >> 文章内容

国学讲堂进社区 传统文化润心灵

[日期:2019-01-22]

   近日,绮云书室国学讲堂如期举行《论语》为政精品课的第三次会讲,西乡街道多个社区的二十多名居民参加了活动。本期讲座由深圳市儒士礼仪文化推广中心理事、儒士塾教习史明诚主讲,主题是“礼乐与为政”。

 
  会讲首先从礼敬至圣先师孔子的庄重仪式开始。由于国学讲堂项目组近日在西乡街道多个社区举办了数场“礼乐展演”活动,多数听众在参礼时表现出了一定的礼仪基础,不仅在动作上显得专业、规范,而且在态度上也尤其认真、诚敬。在诵读经典致敬孔子的仪式中,跟随父母一同前来的许多儿童还熟练地背诵出了《大学》经文。
 
  讲座环节,史明诚老师首先指出,“为政”思想不仅是《论语》这部经典的重点内容,还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普通居民,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政治治理工作,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中国社会的必要一环。在这个层面,可以说政治就是以人民为唯一基石的,社区民众关心政治,自觉提升政治素养,就是在有意识的塑造良好的社区政治生态,这对于政府施政有着莫大的帮助。所以,绮云书室的《论语》为政课,对西乡街道的所有群体都是适用的、有益的,听众无需担心难以理解或者无法实践。
 
  在讲到为什么要把“礼乐和为政”作为讲座主题时,他结合《论语》中的具体章节分析称,这是因为孔子不仅重视“为政”,还更加重视“为政”的方法,并且也明确给出了这个方法,即是“礼乐”。孔子在《论语》中讲“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由此可知,他不仅把礼乐作为“为政”的基础,还把礼乐看的比“刑罚”更加重要,这种看法在今天也十分有意义,可以弥补“冰冷”法律的不足之处。
 
  他还提到,礼乐有三本,一是“天地”,二是“祖宗”,三是“圣贤”。每个人都有天赋的生命,每个人都崇敬自己的先祖,每个人也都有希圣希贤的本心。所以,一听到雅乐,一看到仪礼,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关于礼乐的“记忆基因”就会被重新激活,这也是大家为什么对绮云书室的礼乐仪式这么有兴趣的原因。他还讲到,今天来听课的有不少幼儿,学礼、知礼、用礼就显得更有意义了,兴复“礼仪之邦”的重担就在他们的肩上。
 
  最后,史明诚老师还系统梳理了中国近百年来的音乐的阶段性演变,借以向听众解释“乐教”与政治治理之间的关系。他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靡靡之音让人堕落,而同时代的革命歌曲就能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新中国前期的音乐能激发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无限斗志,当代的主旋律音乐,能充分抒发人民物质生活富足、追求提升精神境界的情感,还能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国家层面的“乐教”的强大功用,本质上也是对古人“乐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现场存养互动环节,有听众在自由发言时表示,她虽然身在城市社区,但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国学,尤其是礼乐。然而,第一眼看到、第一次参与绮云书室的礼仪活动,自己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并且忽然明白过来,作为中国人,不学自己国家的文化、不懂自己国家的历史,实在是说不过去。同时,她也表示,希望今后能在绮云书室学到更多关于中国历史的知识。
 
  据国学讲堂项目组介绍,《论语》为政精品课业已举办三期,活动质量逐步提升,活动受众日益增加,项目组完整、坚定地贯彻了原定的“礼乐、会讲与存养”相结合的讲座模式,今后还会开发形式多样的“走出去”“进社区”活动。
 
  来源: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