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华伏羲周易研究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易界新闻 >> 文章内容

甘肃学者解读《易经》《道德经》:是中国哲学经典

[日期:2018-09-15]
  《易经》在卦画和文字表面内容的背后是卦象,卦象背后,才是哲学,这就很像一枚杏子,杏肉之内是核,核中才是又白又胖的杏仁。千余年来,读经者众多,但因生象之法失传,破不开坚果之硬壳,也便不知果仁是美味。”近日,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前任专职副主席、副研究员王凤显,在兰州解读他研究了40多年的,中国特有东方哲学经典名著《易经》和《道德经》。
 
  耄耋之年的王凤显,大半生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理论教育工作。为了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遂而钻研《易经》和《道德经》40多年。
 
  王凤显认为《周易》以及老子《道德经》实为中国哲学经典,“这是最恰当的定性定位”。故而,他对易老的注解完全突破了历史上的权威。他认为《周易》和《道德经》所代表的中国哲学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之所在。其哲学原理主要包括:宇宙大道本源论、天地太极起源学说、阴阳矛盾发展动力论、慧悟认识论、天人合一的大同大顺社会理想,以及伦理价值观念等。
 
  王凤显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理论来源是《易经》和《道德经》,“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一直处于领跑位置。”
 
  王凤显说,“太一”在《易经》和《道德经》中都有提及。原来,太初之时,无形大道生出太一,始为天地万物共同的物种起源。其在古典文献中又称太素,即今之诸多化学元素的母之元素,实为原始的氢,也是宇宙大爆炸的物质内容。
 
  王凤显解释其爆炸过程说,氢原子处在宇宙超低温中,使成百上千个氢原子冷聚成一个超重原子,又以无数超重氢原子为中心,形成大漩涡。“这就是易学中所称的无极生太极。当太极的能量屯聚而达到饱和状态时,顷刻间便发生大爆炸。其后的衍化,便是天地万物的产生和衍化史。”
 
  王凤显表示,修大德,开大慧,得大道,握太极调阴阳,为人类造福,这就是易老哲学的核心要求。大慧既不是感性活动,也不是理性逻辑,而是人脑超常的第三种认识能力。“大智慧及大智慧的开发,是中国哲学的独特内容之一。”
 
  除论述宇宙万物起源外,王凤显说,易老哲学几千年来,应用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如中医中药学,用中草药之阴阳,或补或泄人体阴阳之偏衰偏盛,使疾病得痊愈。如农历,既不同于欧美之太阳历,又不同于中东之太阴历,而兼储并蓄。再如戏曲、字画、武术、天文、地理及民俗文化等,都是它的载体。“在当代,它的现代化、大众化、通俗化,将发挥更大的科学作用。”
 
  还有,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观,“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底线,大公大同的社会立项等,在当代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大众化、通俗化,将会发挥重大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作用。
 
  来源:中新网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