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华伏羲周易研究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易界新闻 >> 文章内容

周瑞金教授讲述南怀瑾先生的智慧人生(图)

[日期:2013-12-26]

 

 

 

 

925日晚,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著名评论家周瑞金先生应邀来到同济园,在四平路校区图书馆底楼报告厅,以《认识南怀瑾,多读南师书》为题,为我校师生奉上一场精彩演讲,结合对“南师”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的讲述,引导和勉励大家更加深入广泛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阅读“南师”的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领略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便捷途径。

 

此次活动由校党委宣传部、图书馆组织发起并以“闻学堂”的名义主办,也是作为“闻学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闻学堂讲座”系列的第一讲。鉴于南怀瑾先生生前为接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宏深誓愿、卓著功勋和深远影响,活动主办者希望以此讲座第一讲内容安排,使闻学堂更多融入南师的元素,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更多阅读南怀瑾老师的书籍,领略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奇人生著书立说

 

南怀瑾先生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一生著书颇丰,已出版的有52种。其中《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都是其影响深远的代表作。他的著作生动有趣、博大精深,人们评价“读他的著作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

 

周教授重点推荐其中30种,而推荐给大学生先读的有10本,包含:《人生的起点和终点》、《2004-2006年讲演录》(含《漫谈中国文化》)、《与国际各领域领导人谈话》、《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庄子諵譁》、《原本大学微言》、《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南怀瑾先生少年习武,青年从戎,历经抗战、内战;26岁时在峨眉山宏深誓愿,潜心佛典;一生漂泊,从军、从政、从商,辗转于台湾、美国、香港,全心于传播中华文化;晚年回到大陆,91岁高龄开办学堂……讲座上,周瑞金以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南怀瑾先生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由此阐释出他对生命的体验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学者的原因。

 

一代宗师教化中西

 

周教授讲座中一直尊称南怀瑾为“南师”,除了他们确实有师徒之谊外,他也力图向听众描绘南怀瑾学界泰斗一代宗师的丰满形象。

 

周教授介绍,南怀瑾学贯中西,博通古今,被誉为“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他注重教育教化,除了著书立说之外,奔波讲学,受众从学界、商界、政界直到民间大众,内容涉及儒、佛、道及诸子百家,兼及医卜天文、拳术剑道、诗词曲赋等。同时他设书院、办杂志,投入全部精力与财力办教育,培养人才,桃李满园。他的学生遍及各国、各界,周教授用上海斯米克集团董事长李慈雄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的故事来说明南师学贯中西,有教无类。

 

最让大家感动的是,南怀瑾在91岁高龄时筹建吴江太湖国际学校,关注小学教育。据介绍,实验学校重视孩子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和自理能力,学生们每天630分起床,练习武术半小时;早餐后,诵读经典,像唱歌一样,不求理解;午饭后散步,并安排静定课程。随年级升高,还要学会采集食物、烹饪、野营、采中药、野外自救等生活技能。所谓“实验”按照南怀瑾自己的话讲就是“因为不同意这一百多年来的小学大学的教育方法,我们主张文化教育要文的武的合一,要新的旧的合一。实验的是这个。”

 

身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在上世纪90年代初,周瑞金曾以“皇甫平”的笔名,主持撰写《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等评论文章,引起海内外广泛反响。因演讲者是这样一位兼具时代先锋和远见卓识的智者长者的身份,在场的学子对周教授本人的智慧人生也表示极大的兴趣。在自由提问的环节中,周瑞金回答了同学们关于现阶段“舆论中国”的思考,对新媒体的包容与管理之态度,对改革开放深化的意义等具体问题的阐释,虽限于主题与时间着力不多,但听者欲罢不能,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