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华伏羲周易研究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易界新闻 >> 文章内容

弘扬《周易》文化 提高科学素质

[日期:2016-10-30]
  今年4月21日国家科技部、中央宣传部印发了《关于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通知》,《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共有20条基准,132个基准点,基本涵盖了公民具有的科学精神、掌握或了解的知识、具备的能力。其中涉及易学方面的第9条基准点,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的意义。现将“第九条基准点”内容作以下简要阐述,敬请参考。
 
  关于阴阳五行的问题。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系之一,是古代自然界阴阳两种物质对立和互相消长的理论根据,也是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哲学概念的依据。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唯物哲学朴素的辩证思想,有先天阴阳五行和后天阴阳五行之分,它认为宇宙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条件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属性。周代《尚书·洪范》把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描述了这五种物质的有关性能: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樯,这五种特性互相滋生,互相制约,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中国古代哲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中国的天文学、气象学、中医学、数学、化学、音乐、武术,都是在阴阳学说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认为,宇宙间的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基本物质生成,又要理解成五种功能和作用。战国中期齐国人邹衍创立了“五行相胜(克)说”,用阴阳消长之道说明五行的相生相克。西汉董仲舒将儒家的仁义、伦理因数与五行结合,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神学系统。西汉时期的京房提出“八卦五行说”,将八卦分别与五行相配,并以五行配四时、配十二个月。
 
  “天人合一”是《周易》的最高理想,它强调人与自然,人类主题与自然客体之间的协调统一,对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及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黄帝内经》将自然界万事万物以及人体的各脏腑进行五行归类,如把五行归五气,风热湿燥寒;把五行归五脏,肝心脾胃肾等,形成了一个由天地到人体“天人合一”的五行模式。“天人合一”的观念很早就出现在《周易》之中了,孔子与儒家弟子们写的《易传》,其中包含着一系列朴素而精辟的哲学思想。《周易·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意思是说,“大人”(德高之人)其德行与天地相合,其圣明与日月相合,其施政与四时顺序相合,其吉凶与鬼神(阴阳)变化相合。先于天道行动则与天道不相违背,后与天道则顺奉天时。“先天”即天之先导,在天未发生变化之前就要加以引导;所谓“后天”,即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顺应天时而动。与天地合其德,也正是和自然界互相适应协调思想上的“天人合一”,形成自然界与人类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周易》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变化并不是由于某种超然或外在的东西所造成,它的变化是由于宇宙的原动力,也就是阴阳互动交感的结果。人类应在“人定胜天”之中顺天、敬天、事天的大原则下,充分发挥人类的积极作用。
 
  “格物致知”,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现代汉语词典》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是儒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原是儒学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种,但已失佚。《礼记·大学》的“格物”与《周易·系辞传》的“穷理”大意相近。穷理,包括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意,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处事不能糊涂。学“易”致用与以用知“易”,深入挖掘和弘扬《周易》的哲学思想,使之在当今社会发扬光大,是一个现实的实践问题。《周易》中的“天”和“地”,指的就是自然界的天和地,“格物”在于通理,“致知”在于明理。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运用《周易》的哲学智慧,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努力和奉献。
 
  来源:安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