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华伏羲周易研究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易界新闻 >> 文章内容

孔子晚年与《周易》结缘背后的思考

[日期:2016-10-14]
  据《史记》记载,孔子晚年喜易,韦编三绝。而孔子喜欢《周易》的程度又不仅仅停留在专心研读上,还为《周易》编纂了《彖》、《系》、《象》、《说卦》、《序卦》、《杂卦》、《文言》共十篇,统称《易传》(也叫《十翼》),成为解读《周易》的经典,后来逐渐被编入《周易》,成为《易经》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们知道,伏羲画卦,文王演易,《周易》成书于周,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末年,《周易》应该是本畅销书了,孔子早年肯定知道也接触过这本畅销书,至少去拜访当时作为周朝王室藏书馆馆长的老子那次,应该翻阅过此书。但为啥到了晚年才潜心研究?
 
  孔子早年对《周易》的看法随大流:占卜之书
 
  当时,《周易》这本书只是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象以及卦爻辞,卦象对古人一样抽象,卦爻辞晦涩难懂。帝王所用也只流行于占卜问吉凶,民间自然追随这种观念,更何况也只有占卜最为实用。史书记载,秦始皇焚书坑儒,易以卜筮之书独存。而作为占卜之用,孔子自然不屑于研读了。
 
  孔子的学术精力主要在于诗、书、礼、乐
 
  春秋末年,周室衰微,礼崩乐坏。孔子一生之大志可以说是围绕一个“礼”字而展开的。恢复上古之礼治,实行仁政之王道。
 
  孔子弟子三千,教习的教材也都是对上古诗、书、礼、乐的整理加工后的教材。史书载,孔子探究夏、商、西周三代的礼仪制度,编定了《书传》的篇次,上起尧舜,下至秦穆公,依照事情的先后,编排整理;对上古流传下来的诗进行删减,选取符合义的用于礼义教化。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后开始订正诗乐,使《雅》、《颂》都恢复了原来的曲调。
 
  孔子经历了实践挫折与信仰危机
 
  孔子周游列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孔子从政也曾有辉煌的时刻。
 
  孔子在鲁国从一个库管员做起,51岁时做到了鲁国的大司寇,56岁以大司寇的身份代理鲁国相国之职。期间曾不费一兵一卒帮鲁国讨回了齐国侵占的郓、汶阳、龟阴之地。
 
  不过,孔子大部分时间一边是搞自己的私家教育,一边忙于奔波各国,实施自己的礼制仁政之王道思想。不幸的是,他所到之国,不重用他还不说,甚至屡次围困欲加害于他。根据史料记载,孔子从鲁国辞退后,又先后到了卫国、陈国、曹国、宋国、郑国、蔡国、楚国,历经十四年最后又回到了鲁国,此时孔子已68岁。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的孔子离开了人世。
 
  孔子的仁政思想与礼乐治国刚开始还是稍有起色的,可是随时天下形势的变迁,周王室中央政权衰退,诸侯开始互相攻伐,这种治国之道越来越不实用。这也是孔子后期周游列国屡遭挫折的根本原因。
 
  甚至出现了弟子们的信仰危机。史书记载,孔子带领弟子们在陈蔡两国边境被围困,孔子遭遇了授教以来最大的信仰危机。弟子们都怀疑孔子的思想,并纷纷反问老师。孔子解释说:
 
  假如有仁德的人必定能使人信任,哪里还会有伯夷、叔齐饿死呢?假如有智谋的人就一定能畅行无阻,哪里还会有王子比干被剖心呢?好的农夫虽然善于耕种,但他却不一定有好的收获;好的工匠虽然手艺精湛,但他的作品却未必能使人们都满意。
 
  虽然最后得到楚国的解围,但信仰危机并没有被根除。
 
  (电影《孔子》里孔子及弟子被困陈蔡边境)
 
  孔子晚年通过《易传》总结与反思
 
  正因为有了屡屡受挫的经历和自己学说的信仰危机,令孔子不得不重新自我审视。或者夸张点猜测,孔子可能也会偶尔玩玩占卜,才逐渐发现其中的奥妙,并潜心研读。于是作了《彖》、《系》、《象》等十篇解释《周易》的文章。《史记》里记载孔子说,要是再多几年的时间,他就能更加理解周易其中的义理和智慧了。
 
  其实,孔子已经从《周易》找到了仁义道德的更高理论根据,这种根据不是人为的,而是来自于天道。在《系辞》里,孔子多处提及圣人、君子之言行需遵循天道。如:
 
  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孔子晚年喜易韦编三绝)
 
  正是孔子晚年与易的结缘,才成就了《易传》,也将儒家思想提升到天道的层面、规律的层面。而儒家思想终于在汉武帝得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姿态真正进入帝王殿堂。《易经》也被儒家纳入经典,也成为中国典籍的群经之首,被后世尊奉。
 
  参考:《史记-孔子世家》、《易经》
 
  来源:新太史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