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华伏羲周易研究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淮阳伏羲 >> 文章内容

河南太昊伏羲陵 中华文明鼻祖太昊伏羲氏的陵寝

[日期:2013-12-05]

 

在河南省淮阳县城北1.5公里的蔡河之阳,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帝王陵庙,这就是史传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寝。方圆数千里的群众叫它“太昊陵”或“人祖庙”。

太昊伏羲氏,画八卦,造书契;结网罟,兴渔猎;定姓氏,制嫁娶;研琴瑟,歌扶徕;自号龙师,以龙纪官,分理海内,被后人尊为肇始中华文明的鼻祖。“太”就是极大,“昊”为广大无边,为太阳当空,视而高远,无边无际,普照人间。太昊当是对伏羲的赞词。明太祖朱元璋巡视全国35处帝王陵寝之后,把太昊伏羲陵列为帝陵之首。鉴于太臭陵庙历史地位、古建价值的重要,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旅游局定为中华民族寻根旅游点。

太昊陵庙是豫东大平原上的一座古朴雄伟的建筑群,东邻宛丘(淮阳初名,即今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遗址)和老子故里鹿邑,西毗西华娲皇陵墓,北枕银城(太康),南面万亩龙湖与陈楚故城(今淮阳县城)隔水相望。

陵庙的整个建筑错落有致,门、坊、殿、阁均蕴含深邃的八卦哲理。陵庙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中轴线由北向南全长785米。太昊伏羲陵位于紫禁城内,上圆下方,取天圆地方之意。陵高15米,周长182米,均用青石垒砌,陵前竖有高3.46米的古碑一通,阴刻“太昊伏羲氏之陵”七个大字。陵周古柏参天,左右各立明代重修碑一通。从陵墓起,沿中轴线向南依次分别建有:陵垣门,先天八卦坛,太始门,显仁殿,统天殿,太极门,先天门,道仪门,御带桥,午朝门,影壁(今无存),渡善桥。午朝门外有两座跨街石坊(今无存),东坊上雕“开物成务”,西坊上雕“继天立极”。距午朝门东西各二十余米处,建有规制相同的馒头式东天门和西天门。太极门前东侧建有三才门、更衣亭,西侧建有五行门,均为内城的随墙门,分别通往外城的东、西华门。太极门东有仰观门,西有俯察门。太极门内为中心大院,两侧各有门,东曰“两仪门”,西曰“四象门”。太昊陵庙主体建筑两翼,建有观、台护卫。东有岳飞观、老君观、真武观、火神台,西有女娲观、玉皇观、三仙观。现仅存岳飞观。

统天殿,源于《系辞》“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显示乾象刚阳之气,是陵庙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之一,单檐歇山式,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覆顶,龙凤大脊。脊中竖三节釉楼,内有小龛,龛内方块中雕楷书“太昊伏羲殿”五字。两边配以兽驮葫芦、骑马武士,号称二十八宿,四绝人。门上悬“伏羲苍精,初造王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象天法地”、“抱一为栻”、“斯文鼻祖”、“一画开天”等木匾。明间檐柱楹联“华夏文明三始祖、淮阳伏羲第一人”。殿中置落地罩式神龛,青石须弥座。龛内塑太昊伏羲氏巨型彩色坐像,龙准大目,头生双角,腰着虎皮,肩披树叶,跣足袒腹,手托先天八卦太极盘。左右配享朱襄、昊英。神龛左右铁铸楹联“后天地而生,朱圉犹堪寻圣迹;立帝王之极,白云常此护灵墟”;“泄造化之机缄,万世文章开易象;规山川之形胜,千秋陵寝奠淮阳”;“剖造物之精永垂爻象;开生民之利共乐畋渔”等。此外,还有“人根之祖”,“中国一人”,“教以人伦”,“万派一系”,“佑我无疆”,“默佑黎民”等匾额。殿前有月台,高七级,可容千人跪拜。台上置石狮一对,铁铸三节香炉一座(今无存)。月台两侧配东西廊房、钟鼓二楼,形成一座古老的四合大院,面积达五千多平方米,是历代举行祭祖大典的中心场所。

显仁殿,取《易》“显诸仁,藏诸用”,赞美坤德之丰厚博大。南距统天殿36.2米,龙凤大脊,灰筒瓦覆顶,重檐歇山式,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座落在13级直壁式高台之上。前为隔扇门、棂子窗,后为框槛式木板门。殿台东北角方石上有一孔,俗称“子孙窑”。相传圣人皆感天而生,摸子孙窑,亦有感天生子之意。殿前有铁熊一对(今无存),清康熙年间重修碑两通。

寝殿,南距显仁殿七米,面阔五间,进深五间,老檐柱与檐柱间形成回廊。殿内立有明正德八年御祭碑一通,故又称御碑亭。中塑伏羲像,后墙有墨龙壁画(今无存)。殿宇座落在梯形高台之上,台正中下方为砖拱门洞;上方嵌阴刻楷书“太始门”三字,右悬“继天立极”、左悬“赞神明”铁匾。台两侧砖砌踏垛25级,可绕殿巡游,故又称转厢楼。两踏垛外建护身墙。墙外建形制相同的圆券掖门。

陵区亭台相映,殿宇金碧辉煌,苍松摩天扫云,碑碣林立。清代诗人雷方晓谒陵有感,赋诗曰:“宛上龙蟠面碧湖,岿然岳峙一陵孤;功开天地规模大,道冠皇王气象殊。”

太昊陵庙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春秋有陵,汉前有祠。唐太宗贞观四年(630),颁诏“禁民刍牧”。五代周世宗显德元年(954),“禁民樵采耕犁”。宋太祖建隆元年(960),置守陵户。此后,陵与庙祀日渐崇隆。乾德四年(966),诏立陵庙,置守陵户五;开宝四年(971),增守陵户二,以朱襄、昊英配享,后又诏修陵庙。真宗咸平元年(998),诏葺陵庙;景德元年(1004),诏修陵墓;大中祥符元年(1008),诏加崇饰;天禧元年(1017),申禁樵采。徽宗政和三年(1113),又定新仪,以金提、勾芒配享。靖康后,祀事不修,庙貌渐毁。至元末已所存无几。

明洪武三年(1370),访求帝王陵寝,太昊陵列为第一;八年(1375),遣官行视陵寝;九年(1376),置守陵户二。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知州张志道,奏立寝殿、廊庑、戟门、厨库、宰牲房等;天顺六年(1460),知州万宣等复加修葺,立后殿、钟鼓楼、斋宿房,具祭器,又作三清观,居梵修道士,吏目汪澄改立前门。成化六年(1470),知州戴昕,庄严帝像,增高钟鼓楼,彩绘殿宇,金碧辉煌。嘉靖二十四年(1545),监察御史吴悌等大修陵庙。万历四年(1576),督学副使衷贞吉奏留输帑三千金,又大修之。天启六年(1626),睢陈道唐焕等捐修。清顺治十五年(1658),王宏仁等捐修。康熙二十八年(1689),知州王清彦捐俸重修,增植松柏,设祭器;三十二年(1693),知州张喆等捐俸集资修复外城砌砖碟,高九尺,袤六百丈。乾隆十年(1745),奉旨发帑八千两,知府崔应阶等承修。宣统元年(1909),知县叶铸重修钟鼓楼及东廊。民国如故。1949年后,政府多次拨款修葺。1962年、1963年,先后被县、省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拨款两百余万元,社会赞助六十多万元,重建了渡善桥、东西廊房、三才门、五行门、先天八卦坛;大修了显仁殿、先天门、道仪门;维修了午朝门、东西天门、太始门、岳飞观、外城、内城、紫禁城。1996年用青石崇饰了陵墓和碑楼;铺设了陵内主要甬道,重刻、新制楹联匾牌,使陵区更加熠熠生辉。

太昊伏羲氏代表着一个历史很长的氏族系统,为了生存的需要,必然四处迁移。《古微书》引《孝经援神契》曰:“伏羲氏画地之治,凡天下山五千七百,居地五十六万四千五十六里。”这些数字我们不知有何根据,但伏羲氏族系统四处迁移的范围一定是很大的。我们今天不但在伏羲故里的西北,伏羲建都的中原,而且在西南、华北、华东广大地区都可以听到、看到伏羲的传说和遗迹,这正是伏羲氏族一代一代繁衍、迁移和活动的结果。因而伏羲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千载享祀不衰。祭祀的品级分:御祭、官祭和民祭。规格有太牢、少牢及其它丰富多采的民间祭祀形式。

据载,秦汉历有奉祀。隋唐五代均以“三皇之首”祭之。赵宋以降,祭祀日渐隆盛,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诏三年一祭,牲用太牢,造祭器;乾德四年(966),诏春秋祀以太牢,御书祝版。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初,命郡县通祀三皇。“三皇者,祠伏羲神农之神,黄帝之神”。明洪武四年(1371)驾幸陈,御制祝文致祭。清因明制,大清会典载:太昊伏羲氏居三皇之首祭之。仅明、清两代,朝廷钦命大臣到太昊陵祭祀的即达52次。到了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徐世昌等亲题匾额,以示奉祀。

至于民祭,范围更为广大,祭奠、纪念形式更是丰富多采。朝拜会期,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全国少有。会期,全国各地杂技、商贾云集,豫、鲁、苏、皖的朝祖香客接踵而至,盛期日达15万—三十万之众。会上,职业文艺团体、杂耍、说唱。民间龙舞、狮子舞、经挑舞、竹马、旱船、高跷、肘歌,竞相献艺。泥泥狗、布老虎、古朴典雅,栩栩如生;各种儿童玩具,五光十色,吸引着千百万善男信女。

近年来外籍华人及港、澳、台同胞来淮谒陵祭祖的规模越来越大。先后有美、英、法、日、韩、新、马、泰等25个国家的外籍华人及华侨,留下了许多寻根怀祖的赞语。台湾省台北市八卦祖师太臭伏羲纪念庙主持薛清泉之子薛炎助,曾两次率团渡海来朝,以太牢之礼隆重祭祀太昊伏羲氏。有的台湾社团往往在这里举行长达月馀的全天候祭祀活动,充分表现了两岸同根共祖、血浓于水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