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华伏羲周易研究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易界新闻 >> 文章内容

《周易》中的“观”:民情、国情的素质考核

[日期:2015-09-08]
《周易》是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源头,它不仅蕴含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理念,而且在人格精神、伦理道德、政治思想以及哲学思维方式上,都以原创的形式,确立为一种人文的典范。历史上对《周易》的注释,诠释性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20世纪以来,《周易》研究持续升温,易学著作蔚为大观。其中以“随笔”的形式,来抒写自己阅读《周易》的感悟,探索《周易》古经的智慧,目前已成为《周易》研究中的一个新取向,周山先生的《读易随笔》(以下简称《随笔》)(海豚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就是一例。《随笔》篇幅不大,由三篇不同的读易心得所组成。
 
第一篇共列八个专题,对《周易》的前世今生、卦辞和爻辞例说功能、吉凶断语的价值取向,《周易》取象比类的规则以及推理的基本方法等作了形象生动的描述。如《周易》的主体究竟是什么?作者将人们熟知的八卦符号比拟为八个神秘的“砖块”,认为《周易》的六十四卦便是有由这八个神秘的“砖块”重叠而成,从而演化出人生的一幅幅精彩画面。又如如何理解《周易》所提供的吉凶断语?作者归纳了三类:一是通过肯定“真”,否定“假”。二是推崇“善”,批评“恶”。三是赞赏“美”,厌恶“丑”。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从而确立完整的人格精神,这也正是《周易》一书所体现的人文关怀的重要一环。再如《周易》是如何取象?作者认为是一种比类取象,其特点有三:一是自然比类,根据爻位高下出辞,由此进行推理,并且遵循自然递进的规则。二是三才比类,即天爻、地爻和人爻处于不同的时空环境中进行考察,从而作出分析判断。三是卦爻辞比类,即根据每卦六爻中所处爻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象征意义,从整体上进行判断一卦的蕴意所在,并且寻求合理的解释。事实上,该篇是对《周易》的性质、内涵及取象等必备常识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有助初学者寻求学习《周易》的正确途径,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第二篇和第三篇共列六十六个小专题,每一个专题突出一个主题,字数约在一二千字之间,是作者阅读《周易》乾卦到未济卦共六十四卦后的心得和感悟的荟萃,文末录有每一卦的原文,颇便读者比照。现略举数例,一窥全豹。如乾卦的六条爻辞,一般都认为是教人明白世事,要做一番事业,不会是顺风顺水的,总有曲折反复,只有持之以恒,“乾乾夕惕”,才可获取成功。作者则认为乾卦不仅体现了奋发进取之义,而且还含有“忍耐”、“忧患”、“自悔”三义,而“忍”、“忧”、“悔”又是每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强不息的三个支撑点。对此作者揭示了历史上的勾践卧薪尝胆之“忍”和刘备的“韬光养晦”的故事,指出“忍”不仅仅是一种智慧,而且是乾卦卦义的真正命脉,很有说服力。又如同人卦六条爻辞,传统的解释是集合众力,同心同德,才能办好大事。作者则认为同人卦主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往,不能有勉强,更不能用强制手段。任何勉强与强制,都不会达到真正的沟通、平等的交流和交往。”这不仅是先哲的理想,如朱熹曾经说过:“《周易》难读,它说一物并非真是一物,它是用卦象来喻示人生道理。”也是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追求,给人以很多的启迪。再如观卦的六条爻辞的主题,论者常常喻其为当政者对百姓疾苦和生活状态的关怀和体恤。作者则认为:“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佛教中,“中观”、“止观”不仅是核心概念,还有专论。中观讲观察问题要不偏不倚,止观讲观察对象存于心中细细琢磨,参悟出智慧。而早于佛学的《周易》中的“观”是考察民情、国情的一种素质培养和能力的考核。这种通过儒、佛对“观”概念的不同理解和比较,既提升了观卦的哲学意蕴,也丰富了观卦的文化内涵。凡此种种,《随笔》都有精彩的论述,限于篇幅,这里不一一枚举,读者自可一读。
 
该书名为“随笔”,即作者随手而记而非刻意为文之义。作者往往是有感而发,哪怕是一点思考、一点感受、一点闪光的意念都可带到文章中去,不摆做文章的架子,保持一种随意漫谈的风格,并以精细而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事物特色的生命,诚如王国维所说的那样:“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也正因此,“随笔”的写作有时也会带来某些不足。如近年来新出土的《周易》文献,就有很多不同于今本《周易》的内容,弥补了传统解读《周易》的缺失。如夬卦的九四爻辞“牵羊悔亡”,出土的帛书《周易》也作“牵羊悔亡”,所以解者往往以羊被牵走为说,但是羊虽然被牵走,又何以悔事即可亡?甚难自圆其说。然而上博楚简《周易》于此条爻辞原写作“亡羊悔亡”,由此方悟此爻正是民间常说的破财消灾,即丧失了羊也带走了悔事。又如蒙卦卦辞“初筮告”,今马王堆汉墓帛书本、帛书《缪和》、汉石经都写作“初筮吉”,《彖传》释“初筮告”说:“以刚中也。”又说:“蒙以养正,圣功也。”证之师卦卦辞,《彖传》解释说:“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又颐卦卦辞“颐,贞吉”,《彖传》同样解释说:“颐,贞吉,养正则吉也。”据此,作“吉”与《彖传》的释义吻合,文义更为顺畅。如作者也能照顾到此,无疑将会提升《随笔》的学术品格。
 
《读易随笔》,周山著,海豚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来源:中华读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