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华伏羲周易研究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太昊伏羲 >> 文章内容

《伏羲考》补证

[日期:2013-12-04]

 

 

在中国神话传说史上值得大书的,莫过于伏羲、女娲的故事。据传说,他们是由兄妹关系结合为夫妇的一对人类的始祖。又据传说,他们的故乡,是古代的成纪。古代成纪县最初的县址,在今秦安县城北30公里的阳兀川金城里。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成纪县属汉天水郡,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在未建县以前,于秦于汉,均属陇西郡。这里正处于大陇山西北坡下的葫芦河下游河谷地带,气候比较温和,宜于农业种植;且又正处于从关中越过大陇山山口“故关峡”通往河西走廊到西域的大道即“丝绸之路”上,所以在汉唐以前,其地显得非常重要。就历史人物来说,这里是西汉名将李广,唐代诗仙李白和卓越的政治家李世民(唐太宗)的故乡,这是史有明文,世有定论的。再加上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女娲的故乡也在这里,真可算得上是人杰地灵了。

 

关于伏羲、女娲的身世和业绩,古代文献中的记载与民间的传说,虽多有差异,但对他们的历史地位,都是充分肯定的。在古代,用封建正统观念研究历史的,把伏羲、女娲与神农氏列为“三皇”,认为他们是中国历史上先于五帝的开辟时代的圣王,并为他们立传。如唐代的司马贞给《史记》补写的《三皇本纪》,就是综述伏羲、女娲传说故事的历史文献材料而又观念化了的一篇史传。其中说:

 

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断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无革造,惟作笙簧。……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巧补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于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女娲氏没,神农氏作。

 

按《三皇本纪》如此人神不分的记述,虽然全面肯定了伏羲、女娲在中华民族开化史上的地位,但从古代神话传说范畴来讲,应该说那散见于古代文献中的“蛇身人首”的伏羲、女娲形象,才更富有历史意义。要了解伏羲、女娲的这一历史真相,最值得读一读的是闻一多先生的那篇体大思精的《伏羲考》。《伏羲考》写于1942年前后,是闻先生把有关伏羲、女娲神话传说的古代文献记载和艺术形象的绘画资料,尤其是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与民俗材料熔于一炉,而用唯物史观作科学的解释写成的长篇考证专论。那征引材料之丰富,观察问题之敏锐,分析考证之精详,可以说几乎无以复加了。不过在今天看来,对于这篇专论的有些地方,还有必要再做一些补充,使其更加完美。现在我们就围绕《伏羲考》的主要论点,在下面分别作补充说明。

 

一、闻先生说:“这神话不但是褒之二龙以及散见于古籍中的交龙、螣蛇、两头蛇等传说的共同来源,同时它也是那人首蛇身的二皇——伏羲女娲,和他们的化身——延维或委蛇的来源。神话本身又是怎样来的呢?我们确信,它是荒古时代的图腾主义的遗迹。”(《伏羲考》第25页)

 

闻先生认定“人首蛇身的二皇——伏羲女娲”是上古时代图腾主义的遗迹,这无疑是对的。可以说,关于这一主题的考证阐发,是他的这篇长达四万多字的论文的最精采的部分。而现在我们所要补充的,是伏羲、女娲诞生在远隔中原的西北黄土高原上的成纪的传说是怎样来的,在这里有没有伏羲、女娲图腾形象的遗迹。所《水经注·渭水篇》记载:

 

瓦亭水又西南出显亲峡,石宕水注之,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娲祠,庖牺之后有帝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矣。

 

“瓦亭水”本发源于大陇山,因水流出山即经“瓦亭关”而名“瓦亭水”,而当其流入古成纪县则名“葫芦河”。《资治通鉴·唐纪十四》胡三省注云:“瓦亭水出陇山,东北斜趣,西南流,经成纪、略阳、显亲界,又东南出新阳峡,入于渭。”而“显亲峡”即成纪北七里的“玉钟峡”。“石宕水”出“玉钟峡”东北山的“滴水岩”,石崖悬如屋簷,簷下有石穴洞,清水从中流出,宕山而下,因名“石宕水”。今水虽“宕石”如故,而女娲祠已荡然无存。不过,这并不防碍我们说明问题,因为这里的奇迹——白蛇石扁的白蛇——女娲的化身,直到现代还是存在的。这就是在“玉钟峡”的“白蛇石扁”,有一块大青石头,石面上天然镶着一条白石印子,长约二尺,形态极像一条爬行的蛇,头嘴更为逼真,这就是当地有名的“玉钟峡白蛇”。民谚有云:“行人从玉钟峡里过,不知道白蛇哪达卧?”《水经注》中明确记载着这里有女娲祠,有祠就有神,可以断定,这神不是别的,就是“白蛇石扁”的白蛇——女娲的化身。当然这白蛇也是伏羲的化身,因为他们的图腾形象都是蛇;况且天下难惬人意,不一定会像艺术家做绘画一样,在大青石面上镶绘出一对象征夫妇的人首蛇身的交尾形象的。以前闻一多先生写《伏羲考》,对这淹没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天然形象,只字未提,而引用的主要是汉代武梁祠石室的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形象的画像。这天然生成的镶石形象,比那后人的艺术描绘,价值当然要更大些。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伏羲、女娲之所以相传生于成纪,这是因为有这“玉钟峡白蛇”的缘故。

 

而这“玉钟峡”的名称,可能原来本叫“玉龙峡”,俗名叫“白蛇石扁”,是一地两名,两名同义,因“龙”与“钟”音近,后代就被传讹为”玉钟峡”了。因为从事理推论,“玉”与“白”同色(“玉”以“白”为正色),“龙”与“蛇”同物(我们的祖先把“蛇”也叫“龙”,现在许多地方仍叫“小龙”,如某人的属相是“蛇”,总愿说是属“小龙”;“蛇年”也叫“小龙年”等)。而“峡”与“石扁”义近(两山夹水叫“峡”。《广韵》:“峡,山夹水也。”两山夹水,水急山陡为“石扁”。《正字通》:“山疾崖倾曰“石扁”。),所以“玉龙”是“白蛇”之美称,“玉龙峡”是“白蛇石扁”之大名。此虽史无明文,但从考古发现证明,“玉龙”形象的创造源于古老的图腾崇拜。如在位于辽宁西部红山文化分布区的文化遗址中,发现有距今五千多年的“玉龙”;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地位也出土有距今五千多年的“玉龙”。这种“玉龙”形象,实际上正是远古时代图腾蛇的美好形象的艺术造型,但它与那早得不知道年代的天然白蛇形象相比,当然也要逊色一些。

 

至于“白蛇石扁”的女娲祠,究竟毁于何时,现在已无可考。较早的地理书如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在写到成纪县的“瓦亭川水”时,已不提有女娲祠,可能在隋唐以前就毁坏了。而这女娲祠的毁坏不修,实有其社会历史原因,这原因只能从由于社会意识的变化而引起伏羲、女娲历史地位的变化去说明。郭沫若先生在《挑都、女娲、嘉陵》一文中说:“天帝化为夫妇,这是把民间传说同儒家思想杂糅起来了的结果。儒家思想重男轻女,如《周易·系辞传》、《荀子·成相篇》都只提伏羲而不提女娲。南方古代文物,保留着民间传说的成分较多,如《楚辞·天问》与马王堆西汉帛画,便只提女娲而不提伏羲。后来伏羲与女娲并提,是对于儒家思想让了半步。更后全步退让,女娲作为天帝的存在便完全渺茫了。”(郭沫若《出土文物二三事》第53页)那么“白蛇石扁”的女娲祠的消逝,大概就是儒家思想支配封建社会的结果吧。在十年前,我曾委托朋友去拓摹那白蛇石扁青石上的白蛇的形象,想把它公布于学术界,作为研究伏羲、女娲神话传说的参考。但是这个愿望是永远不能实现了。我的朋友来信说:“关于白蛇石扁的白蛇,我到那里专门去了一趟,使人大失所望,该处因修公路已炸成怪石嶙峋的悬崖。”所以对这宝贵的神话历史遗迹,现在只能用文字补记于此,我想不要因为已经看不到的实物真迹,而连片言记载都没有。

 

二、闻先生说:“总观以上各例,使我们想到伏羲女娲莫不就是葫芦的化身。或仿民间故事的术语说,一对葫芦精。于是我注意到伏羲女娲二名字的意义。我试探的结果,“伏羲”“女娲”果然就是葫芦。”(《伏羲考》第59页)

 

“至于为什么以始祖为葫芦的化身,我想是因为瓜类多子,是子孙繁殖的最妙的象征,故取以相比拟。”(《伏羲考》第61页)

 

闻先生在他的论文的第五部分,主要用民间传说与民俗材料证明了他以上的论点。他一方面证明,在远古,葫芦因其用作腰舟而有避洪水的作用(犹今之“救生圈),因而演化出葫芦瓜再生人类的神话故事。一方面又根据“伏羲”、“女娲”皆为“匏瓠”的词源关系,以及葫芦瓜多子的生理特点,证明伏羲、女娲即“葫芦”。闻先生的考证是极其谨严详密的,这里不必一一抄来。而对闻先生的这些考证,我们仍可作相应的补充。

 

第一,关于“伏羲”、“女娲”即“葫芦”的考证,闻先生对西南地区的民间传说与民俗材料引证特详,而对西北地区的材料,尤其对更能说明问题的古成纪的现成材料却没有注意到。这就是当“瓦亭水”流入古成纪县,其名就是“葫芦河”;现在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即标注此水名为“葫芦河”,正是循其古名。那么根据“伏羲”即“葫芦”的考证结论,“葫芦河”不就是“伏羲河”吗?河水而名“伏羲”,自然是表示着纪念伏羲出生地的意义,这是很合理的。如果闻先生还健在,看到对他的考证增添这一佳证,他一定会含笑首肯的。

 

第二,关于用葫芦避洪水及葫芦因其多子而象征子孙繁殖的神话故事,闻先生的考证也主要根据西南地区的民间传说与民俗材料。他所引证的与葫芦有同一功用的避洪水工具,还有木桶、木箱、木鼓之类。如引云南夷人故事:当洪水来时,白发老人教造木桶,让三弟与美女入桶避洪水,并遵照老人之命与美女结婚,生三子,是为乾夷,黑夷、汉人之祖。这个神话故事如果去其神秘色彩,而只说入木桶避洪水结婚的习俗,那么在葫芦河未架设公路桥以前,在现实生活中仍可以看到。如某家从河对岸村庄迎娶新娘,而正遇洪水暴涨,就让新娘坐入一大木桶中,由四名水手浮水撑扶木桶过河,虽水深浪大,也要强渡而过。这现实生活中尚能见到的避洪水的方法,如与上述入木桶避洪水结婚的神话故事相比照,就可见出是古之遗俗。而这一神话故事的起源,正是基于这古俗。

 

至于葫芦因其多子而象征子孙繁殖传说的真相,也可在现实生活中见到一些影子。如葫芦河沿岸多种西瓜,以前农民种西瓜,总要种上几苗大葫芦,长成断下,上头开口,掏出内瓢,晒干后用来储藏各种谷物和蔬菜的种子;把葫芦挂在屋檐下或室内,种子不会受潮变质,是很好的保藏种子的用具。这种世代相传以葫芦保藏用以繁殖的种子的智慧和经验,与葫芦因其多子是子孙繁殖象征的古代神话故事有什么联系呢?可以说后者也是源于前者的,说得更加具体些,就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智慧和经验,是神话故事创作的基础。(作者系甘肃省天水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摘自《伏羲文化》1994年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