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华伏羲周易研究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易界新闻 >> 文章内容

《易经》:天人合一的交响乐章

[日期:2015-06-26]
《易经》,又称《周易》,简称《易》,是传统重要经典之一,相传系周人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序曲
 
谈及《易经》,学界长期以来存在分歧,有人主张《周易》是一部筮书,有人主张《周易》是一部历史书,也有人主张《周易》是一部哲学书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周易》随着社会变迁,理论需求以及自身地位变化,其性质也有所不同。
 
法国传教士白晋读《易》,发现了通往所有科学的门径。
 
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从八卦中看出了二进制。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玻尔研究太极图,得出了太极图与物理学并协理论不谋而合的结论。
 
韩国人对它的崇拜更是不言而喻,其国旗图案说明了一切。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易学广大,无所不全。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细读这段话,起码还少说了重要的一项:生态环保。读《易》就像聆听一场盛大音乐会,其中天人合一的优美旋律,好比郎朗那十只灵巧的手指,或铿锵或委婉地扣动着我的心弦。
 
第一乐章敬畏天地
 
中华民族有敬畏天地的传统。同胞们受到委屈或威胁时,第一反应是叫天喊妈;传统婚庆仪式中,“一拜天地”是必行之礼。
 
敬畏天地,粗看是迷信;细探,是传统文化的一根血脉。这根血脉,源于伏羲八卦和六十四卦。
 
八卦的三爻,上爻为天,下爻为地,中爻为人,奠定了人以天为父以地为母的基本观念。六十四卦“兼三才而两之”,也表达了这个意思。《易经·系辞下》云:“天地之大德日生。”序卦中又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上句肯定了天地最大的恩德是孕育了生命,天地是万物之父母。下句指明,天地在孕育人类之前先孕育了万物,将人类生自息繁衍所需的气候、氧气、淡水、食物、药草等物质资料全部备齐。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人之常情。天地是人间所有父母的父母,敬畏天地,为人伦之首。
 
天地对人类不仅有养育之恩,其无私奉献的美德更值得敬重。“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孔子指出,天大公无私,空气,雨露滋养万物,一视同仁;地宽厚博爱,不论是空中飞的,地上长的,土里钻的,水中游的,大的小的,美的丑的,一概接纳;日月光明普照万物,不分亲疏贵贱,更不趋炎附势。天地日月“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即有功劳而不自炫自居,有恩德而不求回报,故《易》称之为“盛德”。崇敬天地美德,为人德之基。
 
父慈母爱,教育为本,天恩地德,不无底线。“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这条底线不能碰。物类一乱,必遭报应。动物有吃草的,有吃肉的,应各从其类。牛属吃草的一类,给牛喂骨粉,疯牛病发了。“取物有时,用物有度”这条底线不能碰。《易》云:“君子以制数度。”《黄帝内经》亦云:“生有害,曰欲,曰不知足。”人类不节制自己的私欲,无休无止地向大自然索取,导致了与自然的尖锐对立,已严重危及自身生存。天理昭彰,敬畏天地,为安身立命之本。
 
第二乐章效法天地
 
船行江河,要看航标;大地测量,须定坐标;做人做事,要学榜样。人应以什么为榜样?效天法地。
 
一与天地合其德。《易经·乾·文言》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儒、道、墨各家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应以天地为楷模之所以然。《墨子·法仪》云:“天广大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墨子认为,只有天有资格为人效法,因为天的品德博大无私,覆盖万物而不自认为有恩德,光明长久而不衰。“以天为宗”“以天为师”是《庄子》中反复出现的几个词。在庄子眼里,只有天德天理最完美,人无完人,人德人理根本无法与天相比。孔子是尧舜禹的歌颂者。《论语·泰伯》云:“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唯大,唯尧则之。”在孔子看来,尧之所以伟大,根本原因是以天为则。
 
二与日月合其明。乾卦九三爻爻辞云:“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终日,白昼也。乾乾,奋发向上也。夕,夕阳,夜晚也。惕,警惕,反思也。这句话告诫人们,太阳升起,君子应昂扬向上,奋发自强;太阳下山,君子应反思自省,想想今天有没有错误;在不断进取中保持警醒,就不会有咎害。日有阴晴,月有圆缺,日新月异,人也应根据天象、自然的变化,随时反思自己的行为,调整行为方向。如果人人都能“与日月合其明”,“朝乾夕惕,”臭氧层会穿洞吗?
 
三与四时合其序。《易经·节·彖传》云:“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四季如期而来,如其而去,万物春生、夏长、秋熟、冬藏的自然法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应“时止则止,时行则行”,与时令变化合拍。不顺四时之变,不循四时之序,一不利于生产,二不利于养生,既损财,又伤身。
 
第三乐章和谐天地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上佳境界是天人合一。要进入这个美好境界,《易经·说卦》还指明了一条路:“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阴阳是世间万事万物的基本成分和存在状态。八卦中乾与坤、离与坎、震与巽、艮与兑两相对应,相互依存;太极图中两条阴阳鱼永不分离,永不重叠,形象表达了阴阳平衡关系。“万物附阴而抱阳”,“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和《道德经》中这两句话,揭示的也是阴阳寓于万物之中,万物中的阴阳是一阴对一阳的平衡。阴阳平衡规律不容挑战。在夫妻关系中,大男子主义或河东狮吼挑战了阴阳平衡,失去的是婚姻美满幸福。在自然界中,大气成分氧占21%,氮占77%,其他气体占1%的比例应保持恒定。人们大量燃烧矿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打开了大气污染这只潘多拉魔盒,臭氧层被捅破了,地球变暖了,雾霾、酸雨都来了。
 
把握刚柔并济是方法。刚指强硬,柔喻温和。可引申为进与退,舍与得等等。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必须运用好进与退、舍与得的辩证思维,该坚持的坚持到底,该放弃的毫不犹豫。目前有的地方招商引资,一味追求GDP增长率,抓到篮子里都是菜,高污染项目也当成宝贝,结果付出了高昂的环境成本与社会成本。
 
笃行仁爱礼义是保障。《易经》讲仁义,诸子百家讲仁义。子曰,“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爱与礼是仁的核心内容。义,用现代语言表达,就是有担当,讲奉献。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爱心,讲礼义。无爱心、不讲礼的人,则与禽兽无异。中华先贤主张,人不但要爱人,而且要爱万物。“童牛不服,童马不驰”,牛犊不能役使拉车拖磨,马驹不能用于乘骑奔跑。孟子指出,仅有“仁”还不够,还要讲“义”,要有担当和奉献精神。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鲁国大臣里革见鲁宣公在鱼虾产卵季节下网捕鱼,毅然上前阻止,撕了鲁宣公的网。若当代人都有大禹和里革一样的奉献与担当,离天人合一的境界还会远吗?
 
尾声
 
天是自然之天,地是自然之地,人是天生地养、与万物休戚与共之人。简洁的符号,动态的卦象,诗一般的语言,天理地理,自然哲理,一览无余;效天法地,朝乾夕惕,人文哲理尽在其中。
 
这是一座巨大的智慧宝库,《易经》在无声地告知世人为人处世,应力求进步,永不停息,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为人处世要和乎自然,一切都应遵循自然的规律,人和自然应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在自然界中,没有绝对的,一切都是相对的,矛盾运动始终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正确看待《易经》,总结过去,把握现在,活在当下,《易经》将给予你幸福美好的明天。
 
洪苑龙
 
经典语句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心静如止水,志刚如磐石,静默守星月之变,怀志付诸行日月乾坤之朗朗。日行千里不言其路之遥,夜跃八百不语其道之艰。故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人之本也,学,士之利也。自强而德厚,君子之大宗也。故为君子,当以优学服人,志坚傲人,耐苦强人,高德威人。自强而不息,厚德以载物,是可大成也。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来源:江西日报